山東飛龍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陳祿如談我國鋼結構行業發展的趨勢和存在的問題
作者:admin 發布于:2015-3-20 3:08 Friday
在12月1日至2日滬上舉行的2008中國不銹鋼復合管護欄產業形勢報告會上,中國鋼結構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陳祿如就我國鋼結構行業的現狀、發展趨勢及存在問題作了專題報告。 陳祿如在報告中指出,我國已經具備了發展鋼結構建筑的條件。我國經濟正以10%左右的速度持續發展,建筑業己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05年建筑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5.5%。 “十一•五”建筑鋼結構發展目標明確,大力推動建筑鋼結構的發展,進一步提高應用技術水平。高層和超高層建筑優先采用合理的鋼結構或鋼—混凝土結構體系。大跨度建筑積極采用空間網格結構、立體桁架結構、索膜結構以及施加預應力的結構體系。低層建筑大力推廣采用經濟適用的輕型鋼結構體系。總結試點經驗,結合市場需求,積極開發鋼結構住宅建筑體系,并逐步實現產業化。2010年,建筑鋼結構用鋼量爭取達到國家總產鋼量的6%,同時,建筑鋼結構的綜合技術水平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積極擴展建筑鋼結構用不銹鋼復合管護欄的品種,提高產品性能。研究和開發高性能建筑專用不銹鋼復合管護欄系列產品,包括優質焊接結構鋼、高強度優質厚板、熱成型管材、優質可焊鑄鋼等。擴大冷彎型鋼和熱軋H型鋼的品種和規格,包括大截面冷彎管材、大截面H型鋼和輕型H型鋼等。合理推廣采用耐候鋼、耐火鋼、Z向鋼和藥芯焊條等。2010年,基本實現建筑鋼結構用鋼國產化的目標。 陳祿如分析預測,按國民經濟增長的比例計算,鋼結構產量每年按10%速度增長,2006年達到1738萬噸,2007年預計達到2000萬噸。按目前經濟發展速度2010年鋼結構產量達到2600萬噸的預測將為突破。以下部分統計反映出鋼結構發展勢頭可觀:2006年浙江蕭山地區鋼結構達170萬噸,廣播電視微波通信鐵塔及桅桿用量50多萬噸,輸變電塔150萬噸,鐵路橋梁達50萬噸,公路橋梁和設置用鋼量增加迅猛。 陳祿如認為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我國幾個領域的鋼結構量將會增加。主要是: ----火力電廠的建設還將加快,主廠房和鍋爐鋼架用鋼量會增加(包括核電廠房用鋼、風力發電用鋼等)。 ----交通工程中的橋梁會有所增加,鐵路橋梁均采用鋼結構,近幾年來公路橋梁采用鋼結構已成為發展趨勢,京滬高速、跨海、跨江大橋采用鋼橋,高速公路中的護欄、收費站、交通標志的鋼結構用量也不少。飛機場、火車站的新建和擴建。 ----市政建設中采用鋼結構的量會增加,地鐵和輕軌工程、城市立交橋、高架橋、環保工程、城市公共設施及臨時房屋等均越來越多的采用鋼結構。尤其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和各大省會城市,經濟發達的中型城市,不銹鋼復合管護欄消耗量會明顯增加。如北京每年用于高架橋用鋼約2萬多噸。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深圳世青會的配套設施將采用大量鋼結構建筑。 ----鋼結構住宅將增加。國家提倡建設節能省地住宅,有關鋼結構住宅的設計規范及配套技術、材料基本具備。目前我國僅有幾百萬㎡的鋼結構住宅,發達國家卻達到40-50%。如我國每年竣工6億平方米的城鎮住宅建設有5%采用鋼結構,按多層、高層建筑平50kg/m2不銹鋼復合管護欄計,用鋼量將達到每年150萬噸。上述數字未將農村建筑用鋼結構統計在內。 ----由于中國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價格比國際價格低,勞動力成本低,鋼結構制作質量優良,在國際工程市場有較強的競爭力,這幾年國外企業在中國采購鋼結構有所增加,許多鋼構廠承接了海外訂單。 陳祿如指出目前我國鋼結構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對鋼結構產業是符合節能環保型、可持續性發展的行業認識還待于提高。最近幾年日本、加拿大、英國政府和研究機構發表了很多文章,專門論述發展鋼結構房屋的優點和措施,可供借鑒。 二是設計理念不能適應市場需要。如目前超高層和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大都由國外建筑師的方案中標,他們在規劃、環境、建筑、功能上確有獨特之處。但連接節點過于復雜,消耗過多的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并給制作和安裝帶來了更多的難題,也增加了工程成本。 三是部分地區鋼結構企業盲目上馬,一哄而起,導致產能過剩并浪費了大量資源。 四是市場運行不規范,投標企業競相壓價加上不銹鋼復合管護欄漲價,造成加工和安裝企業虧損。 五是鋼結構科研開發資金不足,標準及規范修訂周期太長;標準及應用規范、規程缺項、滯后;不銹鋼復合管護欄標準與工程設計、施工規范規程銜接不上。 六是鋼結構加工廠和施工安裝企業裝備、計算機管理、勞動生產率還需進一步提高。 七是鋼結構專業技術人員技術工人缺乏,尤其在中小企業更短缺,企業技術質量和管理工作都不適應生產的需要。 八是行業協會作用和功能遠未到位。特別在規范和引導市場秩序、服務于企業、開拓鋼結構市場、標準規范的編制修訂和專業人才的培養等方面,還有大量工作要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