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隨著氣溫不斷升高,一度緩解的“電荒”又重新冒頭。國家電網公司預測稱,“三華”( 華北、華東、華中)“電荒”將從今夏、今冬蔓延至2012年,甚至2013年。
“十二五”開局,“電荒”成了熱議的話題。保電煤、調電價固然必要,但我們似應更多關注“電荒”表象背后的深層次問題。
國家發改委發布:今年前四個月,全國GDP增長9.6%,而電力增長12.6%,電力彈性系數高達1.32。可見,除局部靠水電的地區因年初大旱導致暫時缺電等情況外,并不存在全局性的缺電。那么,“電荒”從何而來?
究其原因在于高耗能產業的增速過高。今年一季度粗鋼、焦炭、水泥和15CrMo合金管四項的增長分別為13.3%、29.8%、23.7%和17.4%,產能創歷史新高。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味滿足這些“電老虎”的胃口,繼續“鞭打電牛”,在中國目前以火電為主的電力結構下,只能導致挖更多的煤。而煤炭專家們已經指出:我國目前每年生產的30億噸原煤,只有一半符合安全、高效、環保的“科學產能”的標準。實際的經濟運行,不得不容忍一定量的非科學產能,但放縱過高的非科學產能,只會導致更高的環境代價、資源浪費和礦難頻發。這是一種“以粗放的能源供給滿足增長過快需求的能源供需模式”,我們將其簡稱為“A模式”。顯然,這是一種不可持續的供需模式。
“轉變能源供需模式”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謀劃今后的發展”,能源供需模式必須由上述的A模式逐步轉變為“以科學的供給滿足合理的需求”的新型供需模式,可簡稱為“B模式”。讓我們對“合理需求”和“科學供給”稍加解析。
以水泥為例說說“合理需求”:從2000年到2010年,我國水泥年產量從6億噸增至18.4億噸,已占世界水泥總產量的近60%(鋼、鐵等高耗能產業情況類似)。不錯,快速發展的中國,需要大規模的基本建設,需要大量的水泥等等。但是,據專家們計算,現有產能已足以滿足每年同時完成25億~30億平方米建筑竣工面積、10萬公里公路、7000公里高速公路、6000公里鐵路、1500公里高速鐵路和改建新建20個機場,已超出住房和各種必要社會基礎設施建設的合理規模。
客觀上,這些高耗能產業已趨于飽和,再人為拉高其增長,只會使資源和環境的約束進一步趨緊,而那些既無科技含量又不惠及民眾的高樓攀比工程、面子工程、高端投機性建設、高爾夫球場等,本來就是應當抑制的不合理需求。
再看一個宏觀數據:2010年我國GDP為世界總量的9.5%,能源消費總量卻已占世界總能耗的19.5%,單位GDP能耗已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一倍,是日本的4.9倍。處在快速工業化階段的中國,單位GDP的能耗適度偏高是正常的,但高到如此程度,顯然超出了合理范圍,這里既有產業結構問題,又有能源利用效率問題。
至于“科學供給”則是指:堅持煤炭科學產能的理念,在提高科學產能的同時,降低非科學產能所占的比例;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能效、發展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含非常規天然氣),改善結構、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逐步構建潔凈、高效、安全、多元的現代化能源體系。
今天的中國面臨著歷史性的“轉型發展”。為實現包括轉變能源供需模式在內的這個美好轉型,必須扭轉以高投資和高耗能產業的擴張維系GDP高速增長的勢頭,抑制粗放大躍進式的沖動。為此,須從思想上真正理解“轉變發展方式刻不容緩”的深刻含義,從行政上調整政績考核體系,從經濟上出臺體現要素價值的政策,借市場之力促轉型發展。
“電荒”在相當程度上是高能耗“電老虎”的“用電慌”,調整產業結構、轉變能源供需模式才是治本之策。節能是一種發展,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的發展方式。節能國際領先,必須也必將是中國現代化的顯著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