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飛龍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鐵礦石壓港嚴重 15CrMo合金管企業大幅限產
作者:admin 發布于:2014-10-29 7:20 Wednesday
3月17日,林學巨剛從天津港回到唐山,又迎來一批原料供應的老朋友上門談生意。身為唐山寶泰15CrMo合金管集團采購處處長的他,幾乎每天都得去曹妃甸港、京唐港或天津港轉轉。
“現在港口的鐵礦石都快堆放不下,過去幾個月來,到港量都在增加,部分船只停在港口,得等10天左右才能卸貨。”他這樣告訴記者。
據記者了解,截止到上周末,天津港港內鐵礦石庫存達500萬噸左右,加上港外庫存,總計達900萬噸左右,壓港時間在8-10天左右。
與天津港的情況類似,曹妃甸港上周鐵礦石庫存也達到了570-580萬噸,其中僅首鋼、唐鋼的鐵礦石就占到了200萬噸左右。
鐵礦石大量窩港正在影響著15CrMo合金管業的決策。3月17日晚,首鋼召開了一次內部會議。“首鋼曹妃甸項目可能將無限期停產”,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當然,這個‘‘無限期’只是隨行就市的概念,是對目前15CrMo合金管市場后期無法作出判斷、總體感覺悲觀才作出的決定。”
首鋼曹妃甸項目總產能共達485萬噸。僅一周前的3月11日晚,首鋼集團董事長朱繼民還曾表示,2009年4月,到曹妃甸的首鋼搬遷一期工程將全部投產。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只不過目前情況的惡劣已超過預想,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會議決定。”
3月19日,上海召開的第七屆15CrMo合金管市場和貿易國際研討會上,15CrMo合金管業元老、中鋼協名譽會長吳溪淳感慨:“我從1955年進入15CrMo合金管行業至今已54年,還沒有哪一個年頭遇到像現在這樣,遇到這么多不可測的變量。連半年后的判斷,都無法作出。”
“空高”的到港量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月份我國鐵礦石進口達到4674萬噸,創歷史新高,較1月增加1409萬噸,比去年同月也增長22.4%;1~2月累計進口7939萬噸,同比增長6%。
“我現在人一到港口看著就心煩。”一位在天津多年從事鐵礦石進口貿易的業務經理告訴記者,半個月前公司和他本人就做好了準備,暫時停止鐵礦石業務,轉到河北做焦煤生意。“雖然好多焦炭廠也賣不動貨,但是我有渠道,還好一些。鐵礦石的生意并不是放棄,而是等市場好轉一些再說。”
一年前的這個時候,“天津港倉庫里的干線上都堆滿了鐵礦石”,他回憶說。那時候,15CrMo合金管廠家、貿易商都擲金豪賭高礦價下的高利潤,近8000萬噸存港礦石擠壓的僅是倉儲空間。
一年后的今天,讓存港礦石貨主發愁的則是利潤空間。
“近期到港的多為長協礦,但受現貨價影響,如中鋼貿易這樣的大公司也只能隨行就市、硬賠出售、盡量回籠資金。”唐山一家中型民營15CrMo合金管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63.5%品位的外礦價格一般只有550-560元/噸左右。”這只是去年5至8月間鐵礦石價格峰值的一個“零頭”,那時,唐山地區66%酸含稅干基的出廠價均維持在1600元/噸以上。
海關同期統計數據表明:1-2月鐵礦石的進口均價為80.5美元/噸,下跌38.6%。
上述民營15CrMo合金管企業負責人說,目前,大15CrMo合金管廠家普遍采取消耗部分高價長協礦、采購部分低價現貨礦,從而攤薄成本的方法進行生產,而中小15CrMo合金管廠家則趁機撿點便宜,天天從港口拉貨,“但一天也不過才1萬、2萬噸而已”。
業內人士認為,港存礦石量的上升既有前期15CrMo合金管廠家復產的推動,但主要還是執行2008年長協礦合同之故。“3月底,2008年協議礦就將到最后期限,所以集中到港的協議礦這段時間較多。但由于15CrMo合金管市場不好,從2月下旬到現在很多15CrMo合金管廠家對礦石的消耗也在下降,這兩個主要原因造成了港口礦石庫存在增加。”
除上述的天津港和曹妃甸港之外,港存鐵礦石量排名第一的青島港,庫存上周已達930萬噸左右,一周內就增加約100萬噸。另日照港[5.917.85%]鐵礦石庫存達780萬噸左右,京唐港約有470萬噸。
急速膨脹的進口和壓港狀況,讓吳溪淳因擔憂而有些激動:“這兩個月鐵礦石肯定進多了!去年不少大企業進口大量高價礦,而現在中小15CrMo合金管廠家正在重蹈中國15CrMo合金管大企業的覆轍。今年的鐵礦石只要有錢,不怕買不到!”
減產保利
章國輝(化名)是上海一家大型鋼貿企業的副總,主要為家電、五金、鑄管等下游用鋼客戶以及相關配件商提供15CrMo合金管產品。去年上半年15CrMo合金管市場大熱時,他很忙,上下接洽不亦樂乎。今年“生意很差”時,他還是很忙,四處為企業尋找出路。
3月初,寶鋼、武鋼分別下調產品價格200元以及50-1000元不等,至3月16日鞍鋼、包鋼同時下調4月售價,幅度分別達到300-550元、400-500元之深,15CrMo合金管價格再次探底。
章卻依然倍感無奈。“盡管15CrMo合金管廠家都在下調4月出廠價,但仍然與市場價倒掛。”他對記者感嘆:“為維護上下渠道,我們在虧本中賣。現在15CrMo合金管廠家還是相對處于強勢地位,無論價格還是數量,在一定的協商范圍內還是得多聽他們的。”不過,他拒絕透露任何具體的經營現狀。
就在鐵礦石價格一路滑坡的同時,全國15CrMo合金管價格也從去年年中開始一路下跌50%,冷軋價格從6000多高點急跌至3000多。僅在2008年10月,杭鋼就分別于1日、13日、17日、24日連續四次下調部分產品價格,幅度從80-90元/噸升至250-400元/噸不等。
“但正是從去年11月份開始,15CrMo合金管廠家開始聯合限產,造就了隨后的觸底反彈。”杭鋼集團銷售處長鄔自強說。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08年11月份,國內粗鋼產量達到了3,519萬噸的年內低點水平。到今年1月14日,部分產品價格的最大上調幅度達到300元/噸。2月1日亦保持上調100-200元/噸。
但這只是一波短暫的回暖。“到春節之后一個月內,其實還能保持不虧的狀態。”上述民營15CrMo合金管企業負責人回憶稱,“但很快又開始第二輪下降浪潮,目前我們保持生產的話,一噸鋼虧幾百元,若是停產,損失更大,不得不繼續。”
此前,武鋼集團總經理鄧崎琳曾于兩會期間對媒體表示,由于近期國內15CrMo合金管產能的釋放使得市場價格再度出現下跌,武鋼已減產15%至20%來應對。目前武鋼暫停2座高爐,鞍鋼和寶鋼都分別暫停1座高爐。
但事實上,15CrMo合金管廠家正在醞釀更大的減產保利行動。關于各家減產力度是30%還是60%的說法,在業界悄然流傳。
至少從表面來看,15CrMo合金管廠家停產檢修又迎來了熱潮。僅過去一周內,柳鋼熱軋板卷生產線停產7、8天,影響產量6萬噸;本鋼煉15CrMo合金管廠家5號轉爐停產13天。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國內主要國有15CrMo合金管企業已經在悄悄地開始減產。只有一些民營的中小15CrMo合金管廠家還在傻傻等待。”
其中,唐鋼4月份計劃對熱軋生產線進行檢修,為期15天,預計影響產量10萬噸左右。
另外,公開消息顯示,3月13日,馬鋼、萊鋼、津西在馬鞍山召開會議,決定3月開始各廠H型鋼生產線減產30%,持續3個月。并從3月21日開始,大規格H型鋼出廠價格執行3500元/噸以上,如經銷商售價低于此價位,15CrMo合金管廠家將不予結算。
據記者了解,除上述明確減產計劃外,河北15CrMo合金管集團、山東15CrMo合金管集團等雖無正式減產計劃面世,但都已經將此列為議題。另據寶鋼內部人士透露:目前最新的生產計劃為“不銹鋼滿產,碳鋼減產20%,特鋼減產60%”。
復蘇幾何
國內市場低迷的同時,國際市場的疲軟更可謂雪上加霜。海關統計數據表明,我國今年2月份出口15CrMo合金管156萬噸,較上月下降35萬噸,為三年來“新低”。
雖然媒體傳言中鋼協已建議相關部門將冷板、鍍鋅、合金鋼等高附加值產品退稅提高至17%。但鄔自強認為:“國際市場上的部分15CrMo合金管價格低于我們,而且很多地方貿易保護主義已經抬頭,對于中國15CrMo合金管企業來說,出口還是非常艱巨的任務。在目前需求沒有得到完全復蘇的情況下,應該通過行業自律適度控制產量,再次通過限產尋找新的平衡點。”
林學巨也向記者表示:“15CrMo合金管行業若要復蘇,只有依靠國內需求。”據他介紹,北方建筑市場因季節緣故,“部分工地開始暖和了”。
礦石港存量回升,15CrMo合金管出口量新低,大15CrMo合金管廠家連續下調出廠價,再度減產很快成真,貿易商虧本接單無奈買賣,內外兩頭受壓的中國15CrMo合金管業似乎還在掙扎中找尋暖心的動力。
3月17日,中國15CrMo合金管工業協會秘書長單尚華對本報記者表示:“15CrMo合金管作為中間產業,復蘇與否還是要看下游產業的用鋼情況。”在他關于當前15CrMo合金管工業形勢特點的最新解析中,所下判斷為:“15CrMo合金管沒有率先回暖”。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國有15CrMo合金管企業人士則表達了另一層擔憂:“目前的情勢對于大15CrMo合金管廠家來說,有些被動。而小15CrMo合金管廠家利用低成本原料優勢,反而更加靈活。在供需不平衡的前提下,大小15CrMo合金管廠家之間的成本差異太大,減產效果難說。”
“不要重犯中國15CrMo合金管大企業的錯誤,看清兩個月的形勢,大小企業現在最怕的就是經營決策失誤。”吳溪淳如此警示。
不過,在一片觀望甚至悲觀的態勢中,春意也還是有的。
鄔自強告訴記者:“雖然目前社會庫存統計還是較高,拉動內需所涉及行業的啟動也還有些不平衡,但是從近期部分市場的表現來看,比如京滬高鐵等項目涉及的工程機械行業、受小排氣量汽車利好政策推動的汽配行業,都可以看到一些積極的跡象。”(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現在港口的鐵礦石都快堆放不下,過去幾個月來,到港量都在增加,部分船只停在港口,得等10天左右才能卸貨。”他這樣告訴記者。
據記者了解,截止到上周末,天津港港內鐵礦石庫存達500萬噸左右,加上港外庫存,總計達900萬噸左右,壓港時間在8-10天左右。
與天津港的情況類似,曹妃甸港上周鐵礦石庫存也達到了570-580萬噸,其中僅首鋼、唐鋼的鐵礦石就占到了200萬噸左右。
鐵礦石大量窩港正在影響著15CrMo合金管業的決策。3月17日晚,首鋼召開了一次內部會議。“首鋼曹妃甸項目可能將無限期停產”,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當然,這個‘‘無限期’只是隨行就市的概念,是對目前15CrMo合金管市場后期無法作出判斷、總體感覺悲觀才作出的決定。”
首鋼曹妃甸項目總產能共達485萬噸。僅一周前的3月11日晚,首鋼集團董事長朱繼民還曾表示,2009年4月,到曹妃甸的首鋼搬遷一期工程將全部投產。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只不過目前情況的惡劣已超過預想,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會議決定。”
3月19日,上海召開的第七屆15CrMo合金管市場和貿易國際研討會上,15CrMo合金管業元老、中鋼協名譽會長吳溪淳感慨:“我從1955年進入15CrMo合金管行業至今已54年,還沒有哪一個年頭遇到像現在這樣,遇到這么多不可測的變量。連半年后的判斷,都無法作出。”
“空高”的到港量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月份我國鐵礦石進口達到4674萬噸,創歷史新高,較1月增加1409萬噸,比去年同月也增長22.4%;1~2月累計進口7939萬噸,同比增長6%。
“我現在人一到港口看著就心煩。”一位在天津多年從事鐵礦石進口貿易的業務經理告訴記者,半個月前公司和他本人就做好了準備,暫時停止鐵礦石業務,轉到河北做焦煤生意。“雖然好多焦炭廠也賣不動貨,但是我有渠道,還好一些。鐵礦石的生意并不是放棄,而是等市場好轉一些再說。”
一年前的這個時候,“天津港倉庫里的干線上都堆滿了鐵礦石”,他回憶說。那時候,15CrMo合金管廠家、貿易商都擲金豪賭高礦價下的高利潤,近8000萬噸存港礦石擠壓的僅是倉儲空間。
一年后的今天,讓存港礦石貨主發愁的則是利潤空間。
“近期到港的多為長協礦,但受現貨價影響,如中鋼貿易這樣的大公司也只能隨行就市、硬賠出售、盡量回籠資金。”唐山一家中型民營15CrMo合金管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63.5%品位的外礦價格一般只有550-560元/噸左右。”這只是去年5至8月間鐵礦石價格峰值的一個“零頭”,那時,唐山地區66%酸含稅干基的出廠價均維持在1600元/噸以上。
海關同期統計數據表明:1-2月鐵礦石的進口均價為80.5美元/噸,下跌38.6%。
上述民營15CrMo合金管企業負責人說,目前,大15CrMo合金管廠家普遍采取消耗部分高價長協礦、采購部分低價現貨礦,從而攤薄成本的方法進行生產,而中小15CrMo合金管廠家則趁機撿點便宜,天天從港口拉貨,“但一天也不過才1萬、2萬噸而已”。
業內人士認為,港存礦石量的上升既有前期15CrMo合金管廠家復產的推動,但主要還是執行2008年長協礦合同之故。“3月底,2008年協議礦就將到最后期限,所以集中到港的協議礦這段時間較多。但由于15CrMo合金管市場不好,從2月下旬到現在很多15CrMo合金管廠家對礦石的消耗也在下降,這兩個主要原因造成了港口礦石庫存在增加。”
除上述的天津港和曹妃甸港之外,港存鐵礦石量排名第一的青島港,庫存上周已達930萬噸左右,一周內就增加約100萬噸。另日照港[5.917.85%]鐵礦石庫存達780萬噸左右,京唐港約有470萬噸。
急速膨脹的進口和壓港狀況,讓吳溪淳因擔憂而有些激動:“這兩個月鐵礦石肯定進多了!去年不少大企業進口大量高價礦,而現在中小15CrMo合金管廠家正在重蹈中國15CrMo合金管大企業的覆轍。今年的鐵礦石只要有錢,不怕買不到!”
減產保利
章國輝(化名)是上海一家大型鋼貿企業的副總,主要為家電、五金、鑄管等下游用鋼客戶以及相關配件商提供15CrMo合金管產品。去年上半年15CrMo合金管市場大熱時,他很忙,上下接洽不亦樂乎。今年“生意很差”時,他還是很忙,四處為企業尋找出路。
3月初,寶鋼、武鋼分別下調產品價格200元以及50-1000元不等,至3月16日鞍鋼、包鋼同時下調4月售價,幅度分別達到300-550元、400-500元之深,15CrMo合金管價格再次探底。
章卻依然倍感無奈。“盡管15CrMo合金管廠家都在下調4月出廠價,但仍然與市場價倒掛。”他對記者感嘆:“為維護上下渠道,我們在虧本中賣。現在15CrMo合金管廠家還是相對處于強勢地位,無論價格還是數量,在一定的協商范圍內還是得多聽他們的。”不過,他拒絕透露任何具體的經營現狀。
就在鐵礦石價格一路滑坡的同時,全國15CrMo合金管價格也從去年年中開始一路下跌50%,冷軋價格從6000多高點急跌至3000多。僅在2008年10月,杭鋼就分別于1日、13日、17日、24日連續四次下調部分產品價格,幅度從80-90元/噸升至250-400元/噸不等。
“但正是從去年11月份開始,15CrMo合金管廠家開始聯合限產,造就了隨后的觸底反彈。”杭鋼集團銷售處長鄔自強說。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08年11月份,國內粗鋼產量達到了3,519萬噸的年內低點水平。到今年1月14日,部分產品價格的最大上調幅度達到300元/噸。2月1日亦保持上調100-200元/噸。
但這只是一波短暫的回暖。“到春節之后一個月內,其實還能保持不虧的狀態。”上述民營15CrMo合金管企業負責人回憶稱,“但很快又開始第二輪下降浪潮,目前我們保持生產的話,一噸鋼虧幾百元,若是停產,損失更大,不得不繼續。”
此前,武鋼集團總經理鄧崎琳曾于兩會期間對媒體表示,由于近期國內15CrMo合金管產能的釋放使得市場價格再度出現下跌,武鋼已減產15%至20%來應對。目前武鋼暫停2座高爐,鞍鋼和寶鋼都分別暫停1座高爐。
但事實上,15CrMo合金管廠家正在醞釀更大的減產保利行動。關于各家減產力度是30%還是60%的說法,在業界悄然流傳。
至少從表面來看,15CrMo合金管廠家停產檢修又迎來了熱潮。僅過去一周內,柳鋼熱軋板卷生產線停產7、8天,影響產量6萬噸;本鋼煉15CrMo合金管廠家5號轉爐停產13天。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國內主要國有15CrMo合金管企業已經在悄悄地開始減產。只有一些民營的中小15CrMo合金管廠家還在傻傻等待。”
其中,唐鋼4月份計劃對熱軋生產線進行檢修,為期15天,預計影響產量10萬噸左右。
另外,公開消息顯示,3月13日,馬鋼、萊鋼、津西在馬鞍山召開會議,決定3月開始各廠H型鋼生產線減產30%,持續3個月。并從3月21日開始,大規格H型鋼出廠價格執行3500元/噸以上,如經銷商售價低于此價位,15CrMo合金管廠家將不予結算。
據記者了解,除上述明確減產計劃外,河北15CrMo合金管集團、山東15CrMo合金管集團等雖無正式減產計劃面世,但都已經將此列為議題。另據寶鋼內部人士透露:目前最新的生產計劃為“不銹鋼滿產,碳鋼減產20%,特鋼減產60%”。
復蘇幾何
國內市場低迷的同時,國際市場的疲軟更可謂雪上加霜。海關統計數據表明,我國今年2月份出口15CrMo合金管156萬噸,較上月下降35萬噸,為三年來“新低”。
雖然媒體傳言中鋼協已建議相關部門將冷板、鍍鋅、合金鋼等高附加值產品退稅提高至17%。但鄔自強認為:“國際市場上的部分15CrMo合金管價格低于我們,而且很多地方貿易保護主義已經抬頭,對于中國15CrMo合金管企業來說,出口還是非常艱巨的任務。在目前需求沒有得到完全復蘇的情況下,應該通過行業自律適度控制產量,再次通過限產尋找新的平衡點。”
林學巨也向記者表示:“15CrMo合金管行業若要復蘇,只有依靠國內需求。”據他介紹,北方建筑市場因季節緣故,“部分工地開始暖和了”。
礦石港存量回升,15CrMo合金管出口量新低,大15CrMo合金管廠家連續下調出廠價,再度減產很快成真,貿易商虧本接單無奈買賣,內外兩頭受壓的中國15CrMo合金管業似乎還在掙扎中找尋暖心的動力。
3月17日,中國15CrMo合金管工業協會秘書長單尚華對本報記者表示:“15CrMo合金管作為中間產業,復蘇與否還是要看下游產業的用鋼情況。”在他關于當前15CrMo合金管工業形勢特點的最新解析中,所下判斷為:“15CrMo合金管沒有率先回暖”。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國有15CrMo合金管企業人士則表達了另一層擔憂:“目前的情勢對于大15CrMo合金管廠家來說,有些被動。而小15CrMo合金管廠家利用低成本原料優勢,反而更加靈活。在供需不平衡的前提下,大小15CrMo合金管廠家之間的成本差異太大,減產效果難說。”
“不要重犯中國15CrMo合金管大企業的錯誤,看清兩個月的形勢,大小企業現在最怕的就是經營決策失誤。”吳溪淳如此警示。
不過,在一片觀望甚至悲觀的態勢中,春意也還是有的。
鄔自強告訴記者:“雖然目前社會庫存統計還是較高,拉動內需所涉及行業的啟動也還有些不平衡,但是從近期部分市場的表現來看,比如京滬高鐵等項目涉及的工程機械行業、受小排氣量汽車利好政策推動的汽配行業,都可以看到一些積極的跡象。”(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