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國民經濟持續較快平穩發展的關鍵之年。需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在保持經濟增長、促進結構調整和體制改革方面的獨特功能,加大有利于擴大消費的財政支出;貨幣政策要靈活適時微調,適度放松信貸控制;產業政策重點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促進節能降耗;市場政策重點理順資源類和公共事業類市場。 1、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有利于擴大消費的財政支出 2006年擴大內需的重點是擴大居民消費需求,財政政策應相應增加政策支持力度。 首先,繼續加大支持"三農"的力度,促進農民增收。一是繼續推進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二是進一步完善支農資金機制,提高支農效率和效益。三是采取切實措施穩定農資和糧食行情市場,確保農民持續增收。四是建立健全農村義務教育財政保障機制,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醫療救助改革試點。增強農村購買力,保持農村消費品行情活躍興旺的局面。 其次,發揮財政的收入再分配功能,調節投資與消費的比例關系。投資與消費的協調增長能更好地促進經濟內生增長潛力和質量。要發揮財政作為收入再分配手段的功能,一是在總量上適當減輕居民的負擔,加大對義務教育、公共醫療的財政投入,減輕居民教育、醫療方面的過重負擔。二是適當提高公職人員收入水平,適當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認真落實促進就業及社會保障的政策。 再次,保持合理建設國債規模,適度調控預算內投資規模。2006年,為了保證國家重點項目建設和解決社會公共產品資金不足問題,中央財政赤字規模可穩定在3000億元左右,國家長期建設國債發行可以保持600億元的規模,適當增加財政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規模。同時,對國債項目資金和中央預算內投資,要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主要投向"十一五"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有利于擴大城鄉居民消費的城鄉基礎設施項目、新能源技術開發利用和環保設施項目、農村教育醫療基建項目等。 第四,要加快推進稅制改革。一是加快推進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合并立法工作,以公平行情競爭環境,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二是加快增值稅轉型改革,在及時總結東北地區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研究在全國范圍內將企業新增機器設備所含稅款納入增值稅抵扣范圍的實施方案。三是繼續研究消費稅調整工作。降低一般護膚品、小排量汽車等商品消費稅稅率,適當擴大對高污染和高消費商品征收消費稅的征稅范圍。四是研究征收資源稅,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五是擇機推出燃油稅。 2、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時微調,適度放松信貸控制 2006年,貨幣政策仍應堅持"穩健"的基調,一方面要保持貨幣信貸投放對經濟的支持力度,維護總量平衡;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考慮到人民幣匯率將持續穩中小幅攀升的走勢,市場型工具對經濟增長具有一定收縮效應。作為松緊搭配,數量型工具在總量上應適度寬松,以保證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要靈活采取公開行情操作來對沖外匯占款,努力保持銀行體系的流動性總量適度、結構合理和貨幣行情利率的基本穩定;通過信貸政策來引導商業銀行區別對待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貸款需求,保證"有行情、有效益"的企業合理正常的資金需求;客觀看待房地產業的發展與房地產行情變化,加大對普通商品住宅和經濟適用房的信貸支持力度。在不斷健全個人信用征信體系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個人消費信貸業務,擴大國內消費需求的目標。 在結構調控方面,要積極發揮"窗口指導"在優化信貸結構中的作用,配合產業政策,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對有利于鼓勵自主創新,有利于降低能源資源消耗,有利于增加就業的企業和項目要提供重點支持。對低水平、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和項目要嚴格控制貸款供應,促進優勝劣汰。 2006年,要進一步推進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對改制成熟的銀行可以考慮優先上市。要在社會資金總體充裕,銀行間接融資出現萎縮的情況下,積極拓展直接融資渠道,發展以債券行情、股票行情為重點的金融行情,以滿足企業無法通過銀行貸款滿足的資金需求。 3、產業政策重點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促進節能降耗 加強行業規劃、產業政策與土地、信貸、環保、安全等政策的協調配合,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嚴格控制新開工項目。堅持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繼續做好開發區清理整頓工作,完善開發區設立政策。合理控制中長期貸款,嚴格控制過度擴張行業的信貸投放。要完善行業規劃政策,對已出臺的不銹鋼復合管護欄、電解鋁、煤炭、汽車等行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將強化落實,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對尚未出臺的,將抓緊制定和完善,盡快出臺。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行情準入條件,國家明令淘汰的項目和企業,不得提供貸款和土地,環保和安監部門不得辦理相關手續。要嚴格行情準入,控制新上項目。 繼續清理整頓在建和擬建項目,區分情況,分類處置。要依據法律法規,淘汰落后產能。在主要依靠行情優勝劣汰的同時,依法關閉一批破壞資源、污染環境和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小企業。要推進技術改造,加快兼并重組。鼓勵大型不銹鋼復合管護欄集團的重大技改和新產品項目。加大對紡織行業關鍵技術和成套設備研發、服裝自主品牌建設的支持力度。按照行情原則,以資產、資源為紐帶,鼓勵不銹鋼復合管護欄、水泥、煤炭、化工等行業的兼并重組,支持優勢企業做大做強,提高產業集中度。 加快組織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抓緊出臺節能技術政策大綱,對高耗能行業繼續實行差別電價。研究建立節水標準體系,推動重點行業節水技術改造。強化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加強重點行業原材料消耗管理。研究制定促進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的財稅、市場政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搞好生態建設和污染防治。 4、市場政策重點理順資源類和公共事業類市場 要充分利用當前市場水平較低的有利時機,逐步理順資源類產品和公共事業類市場,為促進節約型社會的形成創造條件。要積極穩妥地推進資源市場改革。進一步理順成品油市場關系,合理安排國內成品油市場。深化電價改革,實施新的輸配電價管理辦法,調整銷售電價分類結構。推進水價改革,擴大水資源費征收范圍;合理調整水利工程和城市供水市場;加大污水處理收費制度的實施力度。改進天然氣市場管理,簡化天然氣出廠市場分類,建立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市場掛鉤調整的機制。要促進煤炭市場行情化,推動土地市場改革。 繼續下大力氣解決教育、醫療、住房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市場問題。完善藥品的政府定價辦法及相關配套措施,對部分政府管理的藥品進行出廠價核定試點,繼續分批降低政府管理的藥品市場,制止醫療服務中存在的大處方、亂檢查、亂收費的行為,切實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強化房地產市場管理,規范住房銷售、房地產中介與物業服務收費行為,規范經濟適用房市場和廉租住房租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