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飛龍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寶鋼核電蒸發器用690U型管投產
作者:admin 發布于:2013-2-23 12:45 Saturday
12月26日從寶鋼集團獲悉,我國核電重大裝備關鍵材料實現突破,由寶鋼等單位研制的核電蒸汽發生器用690U型管國產化項目當天上午在江蘇宜興經濟開發區正式投產。這標志著我國核電用690U型管從此走向國產化進程,寶鋼成為世界上第四家能夠生產該核電用管的企業,從而打破了國外公司在該領域長期壟斷的局面。
據了解,核電蒸汽發生器用690U型管是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中需使用的關鍵特殊材料,目前國內核電站蒸汽發生器用690U型管因其極高的技術含量100%依賴進口。我國把“核電蒸汽發生器用U型管材料及應用性能研究”列為863、973項目和國家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
本項目一期工程從2006年8月啟動可行性研究,2008年8月正式開工建設。在中核集團公司、國家核電技術總公司、中廣核公司及國家各研究設計院所等單位的大力支撐下,寶鋼與江蘇銀環從冶煉到制管進行了長期技術攻關和全流程的試制,突破了多個技術難題,積累了大量的技術數據,為690U型管的產業化做好了技術儲備,形成了自主設計、自主建設、自主制造的全過程自主知識產權。2009年9月,寶鋼熱擠壓不銹鋼復合管欄桿產線與690U型管專業生產線相繼進入熱調試和試生產。目前已產出690U型管1:1樣管,試生產情況正常。
據悉,該工程一期設計產能為年產750噸690U型管,工程靜態總投資5億元。在投產儀式上,東方電氣(廣州)重型機器有限公司、濟南電氣核電設備有限公司、哈爾濱動力設備有限公司、濟南核工程研究設計院等單位與寶銀特種不銹鋼復合管欄桿有限公司簽訂了第三代核電站蒸發器用690U型管國產化供貨協議及合作開發協議。
(鏈接)
環境友好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主流,核電作為一種清潔的環保型能源,在世界上已經得到廣泛的運用,并正在得到迅速發展。長期以來,我國的一次能源一直以煤炭為主。燃煤發電廠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一直占到全國排放總量的一半以上。與火電相比,核電不排放二氧化硫、煙塵、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因此,以核電替代部分煤電,是電力工業應對挑戰的根本途徑。
我國的核電工業起步較晚。從1991年我國第一座核電站——秦山一期并網發電,到2008年我國共有6座核電站共11臺機組910萬千瓦投入商業運行,核電裝機只占電力總裝機的1.3%,占世界在役核電機組數的2.4%。因此,中國必須通過“形成批量化建設中國品牌先進核電站的綜合能力,提高核電所占比重,實現核電技術的跨越式發展,迎頭趕上世界核電先進水平。”
其中,加快推進核電自主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而在核電設備制造的自主化過程當中,關鍵材料的國產化顯得尤為重要。實現核電用材料的國產化,不僅有利于我國擺脫長期以來對國外產品的依賴,提升中國不銹鋼復合管欄桿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更對保障我國核設施長期有效運行以及國家安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來源:人民網)
據了解,核電蒸汽發生器用690U型管是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中需使用的關鍵特殊材料,目前國內核電站蒸汽發生器用690U型管因其極高的技術含量100%依賴進口。我國把“核電蒸汽發生器用U型管材料及應用性能研究”列為863、973項目和國家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
本項目一期工程從2006年8月啟動可行性研究,2008年8月正式開工建設。在中核集團公司、國家核電技術總公司、中廣核公司及國家各研究設計院所等單位的大力支撐下,寶鋼與江蘇銀環從冶煉到制管進行了長期技術攻關和全流程的試制,突破了多個技術難題,積累了大量的技術數據,為690U型管的產業化做好了技術儲備,形成了自主設計、自主建設、自主制造的全過程自主知識產權。2009年9月,寶鋼熱擠壓不銹鋼復合管欄桿產線與690U型管專業生產線相繼進入熱調試和試生產。目前已產出690U型管1:1樣管,試生產情況正常。
據悉,該工程一期設計產能為年產750噸690U型管,工程靜態總投資5億元。在投產儀式上,東方電氣(廣州)重型機器有限公司、濟南電氣核電設備有限公司、哈爾濱動力設備有限公司、濟南核工程研究設計院等單位與寶銀特種不銹鋼復合管欄桿有限公司簽訂了第三代核電站蒸發器用690U型管國產化供貨協議及合作開發協議。
(鏈接)
環境友好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主流,核電作為一種清潔的環保型能源,在世界上已經得到廣泛的運用,并正在得到迅速發展。長期以來,我國的一次能源一直以煤炭為主。燃煤發電廠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一直占到全國排放總量的一半以上。與火電相比,核電不排放二氧化硫、煙塵、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因此,以核電替代部分煤電,是電力工業應對挑戰的根本途徑。
我國的核電工業起步較晚。從1991年我國第一座核電站——秦山一期并網發電,到2008年我國共有6座核電站共11臺機組910萬千瓦投入商業運行,核電裝機只占電力總裝機的1.3%,占世界在役核電機組數的2.4%。因此,中國必須通過“形成批量化建設中國品牌先進核電站的綜合能力,提高核電所占比重,實現核電技術的跨越式發展,迎頭趕上世界核電先進水平。”
其中,加快推進核電自主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而在核電設備制造的自主化過程當中,關鍵材料的國產化顯得尤為重要。實現核電用材料的國產化,不僅有利于我國擺脫長期以來對國外產品的依賴,提升中國不銹鋼復合管欄桿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更對保障我國核設施長期有效運行以及國家安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