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飛龍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鐵礦石市場指數欲動 供應商搶占制高點
作者:admin 發布于:2013-10-29 13:41 Tuesday
離奇的市場指數
2007年10月31日,必和必拓公司的一位發言人證實公司正在考慮鐵礦石市場指數的可能性,并且表示:一個良好的指數可以幫助買方和賣方對行情清算市場有共同的認識,并可幫助建立更快速、更輕松、更少對抗性的流程,就年度市場達成一致。“這在強大和疲軟的行情上同時都能運行良好。”
“所謂市場指數,就是比照印度現貨礦到中國的市場,來確定市場指數。”羅冰生說。這不禁讓行情擔心傳統的基準定價系統或將發生重要轉變。
據煤炭行情研究專家黃騰介紹,目前國際上最主要的動力煤指數有二:亞太區主要以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BJ國際標準動力煤現貨指數為參考,歐美則以電子貿易平臺GlobalCoal公布的南非理查德灣(RB)動力煤現貨FOB市場指數為主。“前者已推行十多年,定于每周四公布紐卡斯爾港現貨裝船市場,早已為亞洲各大煤炭進口商所接受;后者為這兩年新興指數,但是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黃騰告訴記者。
必和必拓顯然也有意借“指數”之力擴大其作為大宗產品供應商的影響。就在6月23日力拓與中國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廠家達成協議價后,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MariusKloppers發表“交易市場與市場指數掛鉤”的觀點,認為鐵礦石的定價機制應該參考其他金屬資源的定價,并再次呼吁采用指數定價體系。
中鋼協隨即于6月30日在官方網站上發表聲明反擊,稱“這是對現行鐵礦石談判機制的全面否定,不利于供需雙方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盡管當時談判桌上的你來我往正進入最后階段,彼時的必和必拓業已在瑞士信貸和德意志銀行新推出的場外行情上出售鐵礦石。據記者了解,瑞士信貸銀行和德意志銀行于今年5月推出現金結算交割的鐵礦石場外期貨交易,并根據SBB和金屬導報(MetalBulletin)發布的中國現貨行情鐵礦石市場指數進行交割。
瑞士信貸銀行商品部總監KamalNaqvi曾于6月向SBB透露:“幾乎已和包括鐵礦石生產商、不銹鋼復合管護欄生產商、對沖基金和養老基金在內的所有主要客戶群進行了交易。已交易約150萬噸鐵礦石,交易期從2008年第三季到2009年第四季。”
不過,日前有行情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現在估計不太樂觀,因為行情比較低迷。”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廠家和礦山都對此相對保守。
SBB調研分析師tina于7月25日告訴記者:“我們僅作為信息提供方,每周發布關于63%品位印度礦到中國的到岸價情況,指數方面的具體操作則是兩家銀行進行。”
隱憂與趨勢
雖然必和必拓所呼吁建立的靈活跟蹤市場變化的工具已經得到一些銀行和交易所的回應,但是不少國內專家認為,主要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廠家不會參與到這一體系中。
上述必和必拓發言人曾于去年確認此事時同時表示:鐵礦石市場指數將“代表著在長期定價機制上取得巨大進展,同時不會破壞供應安全和關系的基本性質”。
也曾有中國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廠家從技術層面質疑這一指數體系的可行性,因為鐵礦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差異巨大,其指數體系可能不切合實際。比如對球團礦和燒結礦來說,指數可能可行,但因其交易量小,以指數交易并沒有什么意義。
黃騰也告訴記者:“鐵礦石指數若要推出,一定需要有嚴格的定義。就像不同的煤炭產品中,只有動力煤指數這一種,而且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和定義。”
對于代表國內共計80%產能的生產企業的中鋼協來說,更加無法忍受的可能還是在于談判機制和成本的雙重“受傷”。
羅冰生強調稱:“在三大礦商公司壟斷全球鐵礦石海運貿易資源70%以上的情況之下來實行市場指數,對供方操縱行情市場非常有利,對需方來講會造成重大的傷害。所以說,我們對于鐵礦石市場指數持堅決反對的態度。”事實上,從過去數年的經驗即可得知,每次礦價談判結束之后,現貨市場都會出現上漲。
但是另一方面,業內卻認為:必和必拓倡導以市場指數為依據的定價方式來代替傳統的年度市場談判,“在近期可能性不大,后期仍然存在”。
“實事求是地說,目前的談判機制存在很多缺陷,且不能反映行情的及時變化,未來肯定要被新的機制所取代。但從現在看來,當前尚沒有一個被各方所接受的適當機制,傳統的市場談判機制不可能一下子被打破,這中間需要一個過渡和適應的過程。未來數年,傳統的年度談判機制將繼續存在,但其影響將逐步削弱,現貨市場和‘‘靈活的市場機制’將會與原有機制并存。”
在礦石市場仍然看漲時,指數的推出顯然于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廠家不利,反之則礦山有損。“但大宗商品從長期來看,其總的平均利潤都不會出現過分的虧或賺。”黃騰也向記者表示,“以嚴格定義后的市場指數來衡量現貨交易,從而反映真實的行情供求關系,確實是一個比較客觀的判斷標準。”
不過,對于必和必拓或其它機構將如何下“定義”、其合理與否的擔憂,卻正是中方擔心的因素之一。據記者了解,SBB已于去年底開始調研、正準備推出自己的鐵礦石市場指數。
而當記者于7月25日就必和必拓對鐵礦石市場指數的推進和籌備情況致電其新聞發言人SamanthaEvans時,她表示:“目前所有關于鐵礦石市場指數的問題,我們一概不予置評。”(21世紀經濟報道)
2007年10月31日,必和必拓公司的一位發言人證實公司正在考慮鐵礦石市場指數的可能性,并且表示:一個良好的指數可以幫助買方和賣方對行情清算市場有共同的認識,并可幫助建立更快速、更輕松、更少對抗性的流程,就年度市場達成一致。“這在強大和疲軟的行情上同時都能運行良好。”
“所謂市場指數,就是比照印度現貨礦到中國的市場,來確定市場指數。”羅冰生說。這不禁讓行情擔心傳統的基準定價系統或將發生重要轉變。
據煤炭行情研究專家黃騰介紹,目前國際上最主要的動力煤指數有二:亞太區主要以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BJ國際標準動力煤現貨指數為參考,歐美則以電子貿易平臺GlobalCoal公布的南非理查德灣(RB)動力煤現貨FOB市場指數為主。“前者已推行十多年,定于每周四公布紐卡斯爾港現貨裝船市場,早已為亞洲各大煤炭進口商所接受;后者為這兩年新興指數,但是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黃騰告訴記者。
必和必拓顯然也有意借“指數”之力擴大其作為大宗產品供應商的影響。就在6月23日力拓與中國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廠家達成協議價后,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MariusKloppers發表“交易市場與市場指數掛鉤”的觀點,認為鐵礦石的定價機制應該參考其他金屬資源的定價,并再次呼吁采用指數定價體系。
中鋼協隨即于6月30日在官方網站上發表聲明反擊,稱“這是對現行鐵礦石談判機制的全面否定,不利于供需雙方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盡管當時談判桌上的你來我往正進入最后階段,彼時的必和必拓業已在瑞士信貸和德意志銀行新推出的場外行情上出售鐵礦石。據記者了解,瑞士信貸銀行和德意志銀行于今年5月推出現金結算交割的鐵礦石場外期貨交易,并根據SBB和金屬導報(MetalBulletin)發布的中國現貨行情鐵礦石市場指數進行交割。
瑞士信貸銀行商品部總監KamalNaqvi曾于6月向SBB透露:“幾乎已和包括鐵礦石生產商、不銹鋼復合管護欄生產商、對沖基金和養老基金在內的所有主要客戶群進行了交易。已交易約150萬噸鐵礦石,交易期從2008年第三季到2009年第四季。”
不過,日前有行情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現在估計不太樂觀,因為行情比較低迷。”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廠家和礦山都對此相對保守。
SBB調研分析師tina于7月25日告訴記者:“我們僅作為信息提供方,每周發布關于63%品位印度礦到中國的到岸價情況,指數方面的具體操作則是兩家銀行進行。”
隱憂與趨勢
雖然必和必拓所呼吁建立的靈活跟蹤市場變化的工具已經得到一些銀行和交易所的回應,但是不少國內專家認為,主要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廠家不會參與到這一體系中。
上述必和必拓發言人曾于去年確認此事時同時表示:鐵礦石市場指數將“代表著在長期定價機制上取得巨大進展,同時不會破壞供應安全和關系的基本性質”。
也曾有中國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廠家從技術層面質疑這一指數體系的可行性,因為鐵礦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差異巨大,其指數體系可能不切合實際。比如對球團礦和燒結礦來說,指數可能可行,但因其交易量小,以指數交易并沒有什么意義。
黃騰也告訴記者:“鐵礦石指數若要推出,一定需要有嚴格的定義。就像不同的煤炭產品中,只有動力煤指數這一種,而且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和定義。”
對于代表國內共計80%產能的生產企業的中鋼協來說,更加無法忍受的可能還是在于談判機制和成本的雙重“受傷”。
羅冰生強調稱:“在三大礦商公司壟斷全球鐵礦石海運貿易資源70%以上的情況之下來實行市場指數,對供方操縱行情市場非常有利,對需方來講會造成重大的傷害。所以說,我們對于鐵礦石市場指數持堅決反對的態度。”事實上,從過去數年的經驗即可得知,每次礦價談判結束之后,現貨市場都會出現上漲。
但是另一方面,業內卻認為:必和必拓倡導以市場指數為依據的定價方式來代替傳統的年度市場談判,“在近期可能性不大,后期仍然存在”。
“實事求是地說,目前的談判機制存在很多缺陷,且不能反映行情的及時變化,未來肯定要被新的機制所取代。但從現在看來,當前尚沒有一個被各方所接受的適當機制,傳統的市場談判機制不可能一下子被打破,這中間需要一個過渡和適應的過程。未來數年,傳統的年度談判機制將繼續存在,但其影響將逐步削弱,現貨市場和‘‘靈活的市場機制’將會與原有機制并存。”
在礦石市場仍然看漲時,指數的推出顯然于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廠家不利,反之則礦山有損。“但大宗商品從長期來看,其總的平均利潤都不會出現過分的虧或賺。”黃騰也向記者表示,“以嚴格定義后的市場指數來衡量現貨交易,從而反映真實的行情供求關系,確實是一個比較客觀的判斷標準。”
不過,對于必和必拓或其它機構將如何下“定義”、其合理與否的擔憂,卻正是中方擔心的因素之一。據記者了解,SBB已于去年底開始調研、正準備推出自己的鐵礦石市場指數。
而當記者于7月25日就必和必拓對鐵礦石市場指數的推進和籌備情況致電其新聞發言人SamanthaEvans時,她表示:“目前所有關于鐵礦石市場指數的問題,我們一概不予置評。”(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