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飛龍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爭端升級 美國將重返制造業
作者:admin 發布于:2013-10-21 11:18 Monday
如何盡可能多和快地增加就業以獲得更多人心,估計是美國總統奧巴馬心里最放不下的問題,如今,再次到了美國大選之年,“就業”成為其國情咨文中提到的最多的詞語之一。
到底怎樣才能增加就業?奧巴馬把希望寄托在了美國的制造業身上。2008年,奧巴馬就提出“現在為美國制造業而戰就是在為美國的未來而奮斗”,而在2012年1月24日,奧巴馬又一次在國情咨文中吹響“重返制造業”的號角。
這對以中低端制造業出口為主的中國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從最近幾年來中國紡織、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輪胎,甚至是光伏產業所遭遇的永無止境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來看,美國為其“重返制造業”,做了不少工作。
貿易壁壘升級
“由于我們制止了中國輪胎的傾銷,一千多名美國人在今天得以有工作”,“我們對中國提起貿易訴訟的案例數量是上一屆政府的近兩倍,而且已經看到成效”,在2012年的國情咨文演說中,奧巴馬用這個實例,來證明讓美國重返制造業可以為美國人民的就業帶來多少益處。
遭遇反傾銷的何止是中國輪胎企業。2012年1月19日,美商務部決定對原產于中國及越南的應用級風電塔產品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
2011年12月2日,美國際貿易委員會初裁認定在美銷售的中國進口晶體硅光伏電池和組件產品對美造成產業實質損害。
2011年10月,美國對我國出口多層實木復合地板做出反傾銷終裁,征收0至26.73%的反補貼稅和0至58.84%的反傾銷稅。
僅僅在過去的一年,美國對中國的雙反調查或裁定,就遍及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鋁、檸檬酸及檸檬酸鹽等多個行業。
在發表國情咨文當天,奧巴馬就宣布創建一個“貿易執法單位”(TradeEnforcementUnit),負責調查中國等國的不公平貿易做法,并要求加強檢驗,防止假冒或者不安全的商品跨越邊境進入美國,以做到勿使外國公司在取得融資或者進入俄羅斯等新行情方面取得高于美國制造商的優勢。
“美國現在主要就是通過設置貿易壁壘將國外產品堵在境外,以有利于國內廠商生產更多的產品,從而增加就業。”美國柯特思律師事務所律師黎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其中一個措施就是,在總財政預算削減的情況下增加貿易救濟方面的預算,增設了一個跨部委的貿易協調機構,而原來負責這方面的只有“商務部”和“國際貿易委員會”兩個機構,以增加貿易救濟方面的調查。
“奧巴馬吹響了貿易保護主義的集結號,中美貿易摩擦將加劇,”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對本報記者預計,“奧巴馬提到美國重點發展中、高端制造業,而中國目前也在向這個方向轉型,所以未來中美貿易沖突還會加劇。”
近年來,美國在新能源、光伏、風電等高端制造業領域的確開始加大了對中國產品的打壓。對此,周世儉建議,中國應該繼續加大出口多元化的力度,擴大出口到新興行情的份額,目前,中國對歐美行情的出口額占比已經從73%下降到了59%。
周世儉還建議在擴大內需的同時加大研發投入。“2011年,中國的研發投入只有美國研發投入的1/4,對科技創新重視不足、投入不夠,效果不好。”
讓工廠重返美國
鼓勵研發和創新,也是奧巴馬為美國重返制造業強調的重要舉措之一。
在其2012年的國情咨文中,奧巴馬就指出:“今天,在我們聯邦政府資助的實驗室和大學獲得的各種發現有可能帶來新的治療方法,殺死癌細胞而不損壞健康細胞。警察和士兵使用的新型輕便防彈背心可以擋住任何子彈。請不要在預算中除掉這些投資。請支持研究與創新,正是它們帶來了電腦芯片和因特網,帶來了美國的新就業崗位和新興行業。”
奧巴馬也不愿意放棄低端制造業,開始鼓勵跨國公司工廠重回美國。比如,建議每個到海外去的跨國公司都應當向美國支付基本的最低稅金,用來為選擇留在美國并雇用美國人力的公司減稅,再比如,如果一個企業愿意遷入一個因為工廠遷出而受到重創的社區,那么在為新工廠、設備或者新員工培訓融資時,也應當得到幫助。
這與過去美國的政策背道而馳。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美國通過三次調整,將其勞動密集型等低端制造業從國內逐步轉移到了海外,上世紀50年代是日本、聯邦德國,60年代是亞洲四小龍、墨西哥、巴西,80年代則是中國大陸和東盟。
如今,在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沉重打擊和長期經濟下滑之后,以金融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最終還是要被實體所取代。不過,讓工廠重返美國的想法,并不被外界所看好。
黎宇指出,跨國公司在全球布局主要考慮的是勞動力和行情等因素,即使不把工廠設在中國,也會設在第三世界國家。“像紡織等勞動密集型產業搬回美國不是很現實,也許會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但不是很有效。”
周世儉也認為,全球化的過程反映了資本的逐利性,即哪里成本低就到哪里生產。奧巴馬的措施也許能留住一部分低端制造業,但多數更“愛錢”的資本家不會將工廠再搬回美國。“以蘋果電腦為例,其組裝費在中國是6美元一個,在美國是65美元一個,如果把組裝廠搬回美國,美國消費者就再也無法享受299美元的低廉單價了。”
不過,周世儉也稱,在勞動力和生產成本這一點上,中國的優勢也在逐漸喪失。比如一個工人現在在廣州打工的工資,是胡志明市的2.5倍、孟加拉的5.2倍。在這種情況下,傳統出口大戶勞動密集型產業,就要做到“深加工”、“高附加值”、“上檔次”、“創名牌”,“中國現在有資金和能力,只要在研發、生產、技術創新、品牌等方面著手,應該可以在5到10年內完成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到底怎樣才能增加就業?奧巴馬把希望寄托在了美國的制造業身上。2008年,奧巴馬就提出“現在為美國制造業而戰就是在為美國的未來而奮斗”,而在2012年1月24日,奧巴馬又一次在國情咨文中吹響“重返制造業”的號角。
這對以中低端制造業出口為主的中國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從最近幾年來中國紡織、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輪胎,甚至是光伏產業所遭遇的永無止境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來看,美國為其“重返制造業”,做了不少工作。
貿易壁壘升級
“由于我們制止了中國輪胎的傾銷,一千多名美國人在今天得以有工作”,“我們對中國提起貿易訴訟的案例數量是上一屆政府的近兩倍,而且已經看到成效”,在2012年的國情咨文演說中,奧巴馬用這個實例,來證明讓美國重返制造業可以為美國人民的就業帶來多少益處。
遭遇反傾銷的何止是中國輪胎企業。2012年1月19日,美商務部決定對原產于中國及越南的應用級風電塔產品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
2011年12月2日,美國際貿易委員會初裁認定在美銷售的中國進口晶體硅光伏電池和組件產品對美造成產業實質損害。
2011年10月,美國對我國出口多層實木復合地板做出反傾銷終裁,征收0至26.73%的反補貼稅和0至58.84%的反傾銷稅。
僅僅在過去的一年,美國對中國的雙反調查或裁定,就遍及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鋁、檸檬酸及檸檬酸鹽等多個行業。
在發表國情咨文當天,奧巴馬就宣布創建一個“貿易執法單位”(TradeEnforcementUnit),負責調查中國等國的不公平貿易做法,并要求加強檢驗,防止假冒或者不安全的商品跨越邊境進入美國,以做到勿使外國公司在取得融資或者進入俄羅斯等新行情方面取得高于美國制造商的優勢。
“美國現在主要就是通過設置貿易壁壘將國外產品堵在境外,以有利于國內廠商生產更多的產品,從而增加就業。”美國柯特思律師事務所律師黎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其中一個措施就是,在總財政預算削減的情況下增加貿易救濟方面的預算,增設了一個跨部委的貿易協調機構,而原來負責這方面的只有“商務部”和“國際貿易委員會”兩個機構,以增加貿易救濟方面的調查。
“奧巴馬吹響了貿易保護主義的集結號,中美貿易摩擦將加劇,”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對本報記者預計,“奧巴馬提到美國重點發展中、高端制造業,而中國目前也在向這個方向轉型,所以未來中美貿易沖突還會加劇。”
近年來,美國在新能源、光伏、風電等高端制造業領域的確開始加大了對中國產品的打壓。對此,周世儉建議,中國應該繼續加大出口多元化的力度,擴大出口到新興行情的份額,目前,中國對歐美行情的出口額占比已經從73%下降到了59%。
周世儉還建議在擴大內需的同時加大研發投入。“2011年,中國的研發投入只有美國研發投入的1/4,對科技創新重視不足、投入不夠,效果不好。”
讓工廠重返美國
鼓勵研發和創新,也是奧巴馬為美國重返制造業強調的重要舉措之一。
在其2012年的國情咨文中,奧巴馬就指出:“今天,在我們聯邦政府資助的實驗室和大學獲得的各種發現有可能帶來新的治療方法,殺死癌細胞而不損壞健康細胞。警察和士兵使用的新型輕便防彈背心可以擋住任何子彈。請不要在預算中除掉這些投資。請支持研究與創新,正是它們帶來了電腦芯片和因特網,帶來了美國的新就業崗位和新興行業。”
奧巴馬也不愿意放棄低端制造業,開始鼓勵跨國公司工廠重回美國。比如,建議每個到海外去的跨國公司都應當向美國支付基本的最低稅金,用來為選擇留在美國并雇用美國人力的公司減稅,再比如,如果一個企業愿意遷入一個因為工廠遷出而受到重創的社區,那么在為新工廠、設備或者新員工培訓融資時,也應當得到幫助。
這與過去美國的政策背道而馳。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美國通過三次調整,將其勞動密集型等低端制造業從國內逐步轉移到了海外,上世紀50年代是日本、聯邦德國,60年代是亞洲四小龍、墨西哥、巴西,80年代則是中國大陸和東盟。
如今,在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沉重打擊和長期經濟下滑之后,以金融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最終還是要被實體所取代。不過,讓工廠重返美國的想法,并不被外界所看好。
黎宇指出,跨國公司在全球布局主要考慮的是勞動力和行情等因素,即使不把工廠設在中國,也會設在第三世界國家。“像紡織等勞動密集型產業搬回美國不是很現實,也許會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但不是很有效。”
周世儉也認為,全球化的過程反映了資本的逐利性,即哪里成本低就到哪里生產。奧巴馬的措施也許能留住一部分低端制造業,但多數更“愛錢”的資本家不會將工廠再搬回美國。“以蘋果電腦為例,其組裝費在中國是6美元一個,在美國是65美元一個,如果把組裝廠搬回美國,美國消費者就再也無法享受299美元的低廉單價了。”
不過,周世儉也稱,在勞動力和生產成本這一點上,中國的優勢也在逐漸喪失。比如一個工人現在在廣州打工的工資,是胡志明市的2.5倍、孟加拉的5.2倍。在這種情況下,傳統出口大戶勞動密集型產業,就要做到“深加工”、“高附加值”、“上檔次”、“創名牌”,“中國現在有資金和能力,只要在研發、生產、技術創新、品牌等方面著手,應該可以在5到10年內完成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