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飛龍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眩?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眩?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我國H型鋼產品出口市場應向多元化發展
作者:admin 發布于:2022-1-14 2:14 Friday
近日,有關專家通過市場調研,提出了我國H型鋼產品出口市場應向多元化發展。
一、近期中國H型鋼出口總體情況
由于2005年下半年馬鋼小H型鋼生產線與萊鋼的大H型鋼生產線相繼正式投產,中國H型鋼的年產能急劇增大約120萬噸。但是中國國內H型鋼的總需求并沒有隨著產能增加的比例,同比增加。中國各H型鋼生產企業均開始加大產品出口的力度,以緩解國內銷售的壓力。
2005年,我國共出口H型鋼4426萬噸,比2004年增長80.5%。2006年1-5月共出口H型鋼44.115萬噸,同比增加198.50%。H型鋼出口的主要市場為韓國,2005年全年出口量為23.82萬噸,今年1-5月出口31.38萬噸,出口量增長的幅度相當大。
二、中國H型鋼出口存在的問題
由于出口韓國H型鋼的數量持續的大幅度增加,韓國鋼協對此情況非常關注,擔心會對韓國H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市場場和生產廠造成損害,并多次與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工業協會進行了溝通,要求中國對此事進行關注及控制,并警示在必要情況下會向韓國政府提出緊急限制措施或者反傾銷。為了避免可能產生的中韓貿易摩擦及由此引起的對國內市場的不利影響,中鋼協要求各協會單位積極應對韓國鋼協的意見。
為了控制對韓國的出口量,各出口企業要積極開拓新的市場渠道,分流H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市場場,采取了很多措施,如:馬鋼積極開始日標的認證工作,萊鋼在2006年4月份已經取得了JIS認證,具備了向日本市場出口的資格。同時在2006年6月份馬鋼已經恢復美標H型鋼的生產,到7月初馬鋼已經生產出口北美市場的美標H型鋼12000多噸。對中東的市場目前也正在開始研究,尋找合適貿易機會及合作伙伴。
三、2006年H型鋼出口市場要向多元化發展
目前,總體上國際H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市場場的價格還是遠高于國內H型鋼的價格。國內由于津西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的正式投產,產能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而H型鋼消費量的增長幅度遠低于產能增長的幅度。為了維護國內市場的穩定,但又要避免集中出口到同一個市場,引發國家間的貿易爭端,這就要求各企業大力開發出除日標外的新產品標準,出口市場要向多元化發展。
另外,各出口企業應一起努力增加彼此之間的交流,共同開發新市場,并在新市場加強出口的合作。
一、近期中國H型鋼出口總體情況
由于2005年下半年馬鋼小H型鋼生產線與萊鋼的大H型鋼生產線相繼正式投產,中國H型鋼的年產能急劇增大約120萬噸。但是中國國內H型鋼的總需求并沒有隨著產能增加的比例,同比增加。中國各H型鋼生產企業均開始加大產品出口的力度,以緩解國內銷售的壓力。
2005年,我國共出口H型鋼4426萬噸,比2004年增長80.5%。2006年1-5月共出口H型鋼44.115萬噸,同比增加198.50%。H型鋼出口的主要市場為韓國,2005年全年出口量為23.82萬噸,今年1-5月出口31.38萬噸,出口量增長的幅度相當大。
二、中國H型鋼出口存在的問題
由于出口韓國H型鋼的數量持續的大幅度增加,韓國鋼協對此情況非常關注,擔心會對韓國H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市場場和生產廠造成損害,并多次與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工業協會進行了溝通,要求中國對此事進行關注及控制,并警示在必要情況下會向韓國政府提出緊急限制措施或者反傾銷。為了避免可能產生的中韓貿易摩擦及由此引起的對國內市場的不利影響,中鋼協要求各協會單位積極應對韓國鋼協的意見。
為了控制對韓國的出口量,各出口企業要積極開拓新的市場渠道,分流H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市場場,采取了很多措施,如:馬鋼積極開始日標的認證工作,萊鋼在2006年4月份已經取得了JIS認證,具備了向日本市場出口的資格。同時在2006年6月份馬鋼已經恢復美標H型鋼的生產,到7月初馬鋼已經生產出口北美市場的美標H型鋼12000多噸。對中東的市場目前也正在開始研究,尋找合適貿易機會及合作伙伴。
三、2006年H型鋼出口市場要向多元化發展
目前,總體上國際H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市場場的價格還是遠高于國內H型鋼的價格。國內由于津西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的正式投產,產能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而H型鋼消費量的增長幅度遠低于產能增長的幅度。為了維護國內市場的穩定,但又要避免集中出口到同一個市場,引發國家間的貿易爭端,這就要求各企業大力開發出除日標外的新產品標準,出口市場要向多元化發展。
另外,各出口企業應一起努力增加彼此之間的交流,共同開發新市場,并在新市場加強出口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