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飛龍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4月CPI今公布 預期高達8.6%
作者:admin 發布于:2024-12-16 7:03 Monday
國家統計局將于今日公布4月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市場預期該指標可能會達到8.6%。“市場對于4月份的CPI平均預期值是8.4%上下浮動千分之二,也就是說如果數值在8.2%-8.6%之間將屬中性偏下的預期,如果大大超過這個數值則意味著通脹壓力巨大,不排除政府進一步采取調控政策的可能。”中山證券某資深分析人士昨天向《每日經濟新聞》透露,4月CPI高企基本定局。
昨日,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在京出席第四屆民營企業投資與發展論壇時表示,穩定物價是當前宏觀經濟中第一位的問題,稱今年CPI指數要保持在溫家寶總理要求的4.8%難度很大。
“溫總理在兩會中講到要把今年的物價控制在4.8%左右,我覺得很困難,難度很大。”昨日,姚景源說,今年1月份CPI上漲了7.1%,2月份是8.7%,3月份是8.3%,一季度是8.0%,“如果全年要控制在4.8%,那以后幾個月要多少啊。”
姚景源分析物價上漲原因時說,導致物價上漲的主要因素是食品價格尚處高位。他說,去年CPI上漲4.8%,其中4.0%是由食品漲價造成的,而今年一季度CPI上漲8.0%,其中6.8%是食品價格造成的。
姚景源分析,食品價格居高不下持續一年之久,深層次的原因還是中國經濟的結構問題,“長時間地依賴工業,以至于長時間忽略了農業,現在是長時間積聚的問題與矛盾爆發的時期。”
姚景源還說,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的增長是建立在低要素成本基礎上的,“但從今以后,低要素成本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每日經濟新聞 吳曉晶)
漲價因素有所擴大
在國家統計局發布CPI數據之前,商務部和農業部已經提前發布了相應的數據監測情況。由于天氣回暖和鼓勵增加供給政策效果逐步顯現,蔬菜、水果價格明顯回落,豬肉價格穩中有降,使得4月份食品價格降幅明顯。
農業部的全國農產品批發價格日度指數顯示,從4月開始,該指數就一路下滑。到4月末,農產品批發價格月度總指數和“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月度指數已經恢復到今年1月份雪災之前的水平。
“但市場擔心,非食品價格可能會成為此后支持CPI上漲的生力軍。” 興業銀行(行情 股吧)資金營運中心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在CPI的組成中,食品占1/3的比重,而服務價格和住房價格也是推升CPI的重要因素。
同時,翹尾因素也決定了今年4月份的CPI可能反彈。4月份的翹尾因素就達到了5.2%,僅次于1月份的5.8%,為全年的第二高值。市場預期,4月份的CPI將會同3月份持平或更高,約達到8.5%左右。
4月份,國際市場的石油、煤炭和鐵礦石價格使得中國的PPI達到了8.1%。雖然這小于此前市場8.3%~8.4%的預期,但PPI仍處于上升通道中。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高級經濟師祁京梅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說,PPI的持續走高還將繼續傳導到CPI中。
通脹更具全球背景
另外,全球的通脹情況在加劇。今年3月,經合組織(OECD)區域內的CPI已經上升到了3.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就表示,全球通脹已再度出現,成為全球經濟的主要威脅。
有越來越多的分析師認為,此輪席卷全球的通脹潮有其內在的原因,大宗商品繁榮或許并非人們先前想象的純屬泡沫。根據OECD的數據,在3月份歐元區的CPI為3.6%,而食品和能源的CPI也高達2%。
嘉誠亞洲能源業研究聯席主管許翰斌就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說,此前有觀點認為石油價格高漲主要是金融資本推動和美元貶值造成的,但目前看來,石油價格的長期趨勢就是由新興市場需求顯著增長帶動,而供應卻缺乏彈性,石油價格遠未見頂。
全球經濟在最近幾年經歷了一輪快速增長的階段,更為合理的看法是,目前的大宗商品價格上升是經濟增長的后果,而不僅僅是對經濟持續增長的限制,所以應對通脹也是在為過去幾年全球經濟非均衡發展“埋單”。
祁京梅對記者表示,輸入型通脹的影響在近來逐步加速,由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是由市場所決定的,國內并不能完全有效控制。目前農業產品價格漲幅已經處于高位,公共服務價格的漲幅被政府所控制,如果工業產品的價格繼續提升,由結構性通脹轉向全面通脹可能性在加大。
反通脹已成調控首要目標
面對國際國內的壓力,最近一段時間,政府高層多次明確強調了目前防范通脹是政府的首要目標。
4月16日的國務院常務工作會議就著重指出,國內經濟運行中最突出的矛盾是價格總水平仍處于高位。而央行行長周小川也在日前明確指出,中國的貨幣政策更加關心反通貨膨脹。
高盛(中國)的經濟學家梁紅和宋宇認為,鑒于通脹率居高不下、實體經濟活動的強勁增長勢頭,以及商業銀行放貸意愿和能力沒有減弱,政府會保持緊縮立場以穩定通脹預期。如果實體經濟活動或貨幣信貸增長強于預期,政府可能會推出進一步加息等新的調控措施。
相對于央行目前主要采取的抑制通脹的手段,魯政委建議說,財政政策應當為此設計一個激勵相容的、可持續性方案;否則,試圖單純通過控制漲價的模式進行價格調控,由于不利于未來供給的增加,因而在穩定通脹預期上將不具有可持續性。
當然,政府的限價調控措施對緩解CPI的增長已經見到了成效。因為4月PPI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的漲幅其實稍低于市場預期。
魯政委對此分析說,PPI低于預期的漲幅依然顯示上下游間的成本推動傳導效應非常有限,造成這種傳導效應弱于市場預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對成品油、電力價格的調控。他認為,價格調控雖然可能會在短期內扭曲市場價格,但卻有利于穩定價格上漲預期,為增加供給贏得時間。 (第一財經日報)
股市今日面臨CPI大考
繼4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下稱PPI,當月漲幅同比高達8.1%)創出3年新高之后,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下稱CPI)定于今日公布。從諸多機構對4月份的CPI預測值來看,均在8%以上,最高達8.5%,其比較普遍的觀點是,最終公布的CPI數據只要不超出市場預計范圍,對市場影響則較為有限。
根據中金公司、申銀萬國、國金證券、天相投資和國元證券五家機構的最新預測,4月份,CPI中值約為8.2%。3月份這一數值為8.3%。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樂觀指出,商務部全國食用農產品4月份的平均價格環比下降1.6%,據此估算,食品類CPI環比下降1.6%。中金預計4月份CPI上漲8%,略低于上月的8.3%。與中金公司一樣樂觀的還有天相投資。
但申銀萬國、國金證券等機構均認為4月CPI仍將高企。申銀萬國研究員李慧勇表示,盡管食品類的價格有所回落,但是原糧、成品糧、食用油卻在漲價,加上部分蔬菜水果價格的滯后效應,4月的CPI仍將高達8.3%,漲幅和上月持平。
給予4月CPI預測最高值的是高盛。高盛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在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中指出,4月份CPI可能反彈至8.5%。
雖然4月份CPI仍將維持高位運行,但以上機構普遍認為,從5月份起,CPI指數有望真正回落。
“5月份的CPI有望下降至8%以下。”哈繼銘指出。
李慧勇也持有同樣的觀點。在他看來,4月份的CPI值仍將維持高位,真正回落要到5月份。梁紅更是明確預計,“目前看來,5月份CPI漲幅大概在7.8%,6月份將在7%左右。”
牽動市場神經的,并非只有CPI。在過去的一周中,因為擔心更嚴厲的限制政策出臺,小非開始出現密集套現。
4月21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轉讓指導意見》。在隨后的4月22日至5月8日期間,共有21家上市公司發布了減持公告,減持股份數量合計13526.02萬股,11個交易日的日均減持股份數為1229.64萬股。而4月1日至4月21日期間,19家上市公司的減持股份數量合計9069.22萬股,14個交易日的日均減持股份數僅為647.80萬股。
在5月5日至5月8日的四個交易日,滬深兩市共有11家公司發布12次減持公告,減持股份數量合計7333.7萬股,日均減持股份數進一步上升至1833.43萬股,大小非減持行為明顯增多。
尤其是德豪潤達(002005)和華帝股份(002035),這兩家公司曾在4月份發布過減持公告,5月份則再度出現被減持的現象。
在宏達股份(600331)兩股東、冠福家用(002102)一股東以及開開實業(600272)股東中石化上海零售分公司出現違規減持后,監管層正在醞釀更嚴厲的處罰措施,并已對前兩起案件進行立案稽查。
也正因如此,西南證券研究員張剛斷言,對于一些已解禁的小非而言,由于擔心未來管理層可能會出臺更嚴格的限制減持的政策,擇機減持的意愿正在加強。
“小非套現意愿加強,的確會在短期內在供需平衡上給市場造成一定負面影響。”上海證券研究員蔡鈞毅指出。
在大小非套現以及即將公布的4月份CPI指數的雙重壓力下,本周A股市場何去何從?
據統計,從2007年1月至今CPI公布當日A股市場走勢來看,漲多跌少。
“只要最終公布的CPI數值尚在市場預計的范圍之內,且未呈現持續走高之勢,對市場即便有影響,也不會很大。”在蔡鈞毅眼中,4月份的CPI增幅將會是全年的“峰值”。
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也曾對媒體公開表示,通貨膨脹狀況今年第二季度有望得到緩解。他還預計,4月、5月也可能包括6月的CPI升幅都將會放緩。
“目前,管理層對市場的敏感度變得很高。在滬指3000點-3300點一線,(管理層)對市場的呵護程度可見一斑。”蔡鈞毅的判斷是基于對近期市場走勢的觀察與總結。
繼5月7日上證指數再度跌去154點后,有關證監會立案稽查、加大對違規大小非減持行為處罰力度,以及中國平安(601318)半年內不再提再融資等消息陸續傳出。
蔡鈞毅認為,本周尤其是前半周,市場將在對宏觀面的擔憂壓力和“暖風”政策的托持下尋找“平衡點”。
同樣,在德邦證券分析師古敬東看來,由于上周尤其是后半周的市場低迷已然提前消化了對CPI的擔憂,待CPI真正公布之時,對市場的沖擊力度將很有限。
古敬東依舊看好后市,“本周或將收復5月7日的大陰線。不過,收復之后,市場將有一次較大的調整,但震蕩向上局面不會改變。”
“總理在兩會中講到要把今年的物價控制在4.8%左右,我覺得很困難。現在物價處在如此高的位置,全年要4.8%,后幾個月要多少啊。”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昨日如此感嘆。
姚景源是在北京大學舉行的第四屆中國民營企業投資與發展論壇上發表上述觀點的。
姚景源指出,今年一季度CPI是8.0%,從結構上看,85%是食品價格造成的,“其中,輸入性膨脹帶來很大壓力……估計CPI的真正回落要從5月開始。”
姚景源表示,今年的經濟增長速度,決不會像去年11.9%那么高,會有所回落,但應該也不會太低,估計還是10%左右的速度。
姚景源建議,應該把防止價格上漲轉為明顯通脹,列為宏觀調控的首要目標。 (本文來源:東方早報趙昀 )
昨日,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在京出席第四屆民營企業投資與發展論壇時表示,穩定物價是當前宏觀經濟中第一位的問題,稱今年CPI指數要保持在溫家寶總理要求的4.8%難度很大。
“溫總理在兩會中講到要把今年的物價控制在4.8%左右,我覺得很困難,難度很大。”昨日,姚景源說,今年1月份CPI上漲了7.1%,2月份是8.7%,3月份是8.3%,一季度是8.0%,“如果全年要控制在4.8%,那以后幾個月要多少啊。”
姚景源分析物價上漲原因時說,導致物價上漲的主要因素是食品價格尚處高位。他說,去年CPI上漲4.8%,其中4.0%是由食品漲價造成的,而今年一季度CPI上漲8.0%,其中6.8%是食品價格造成的。
姚景源分析,食品價格居高不下持續一年之久,深層次的原因還是中國經濟的結構問題,“長時間地依賴工業,以至于長時間忽略了農業,現在是長時間積聚的問題與矛盾爆發的時期。”
姚景源還說,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的增長是建立在低要素成本基礎上的,“但從今以后,低要素成本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每日經濟新聞 吳曉晶)
漲價因素有所擴大
在國家統計局發布CPI數據之前,商務部和農業部已經提前發布了相應的數據監測情況。由于天氣回暖和鼓勵增加供給政策效果逐步顯現,蔬菜、水果價格明顯回落,豬肉價格穩中有降,使得4月份食品價格降幅明顯。
農業部的全國農產品批發價格日度指數顯示,從4月開始,該指數就一路下滑。到4月末,農產品批發價格月度總指數和“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月度指數已經恢復到今年1月份雪災之前的水平。
“但市場擔心,非食品價格可能會成為此后支持CPI上漲的生力軍。” 興業銀行(行情 股吧)資金營運中心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在CPI的組成中,食品占1/3的比重,而服務價格和住房價格也是推升CPI的重要因素。
同時,翹尾因素也決定了今年4月份的CPI可能反彈。4月份的翹尾因素就達到了5.2%,僅次于1月份的5.8%,為全年的第二高值。市場預期,4月份的CPI將會同3月份持平或更高,約達到8.5%左右。
4月份,國際市場的石油、煤炭和鐵礦石價格使得中國的PPI達到了8.1%。雖然這小于此前市場8.3%~8.4%的預期,但PPI仍處于上升通道中。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高級經濟師祁京梅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說,PPI的持續走高還將繼續傳導到CPI中。
通脹更具全球背景
另外,全球的通脹情況在加劇。今年3月,經合組織(OECD)區域內的CPI已經上升到了3.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就表示,全球通脹已再度出現,成為全球經濟的主要威脅。
有越來越多的分析師認為,此輪席卷全球的通脹潮有其內在的原因,大宗商品繁榮或許并非人們先前想象的純屬泡沫。根據OECD的數據,在3月份歐元區的CPI為3.6%,而食品和能源的CPI也高達2%。
嘉誠亞洲能源業研究聯席主管許翰斌就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說,此前有觀點認為石油價格高漲主要是金融資本推動和美元貶值造成的,但目前看來,石油價格的長期趨勢就是由新興市場需求顯著增長帶動,而供應卻缺乏彈性,石油價格遠未見頂。
全球經濟在最近幾年經歷了一輪快速增長的階段,更為合理的看法是,目前的大宗商品價格上升是經濟增長的后果,而不僅僅是對經濟持續增長的限制,所以應對通脹也是在為過去幾年全球經濟非均衡發展“埋單”。
祁京梅對記者表示,輸入型通脹的影響在近來逐步加速,由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是由市場所決定的,國內并不能完全有效控制。目前農業產品價格漲幅已經處于高位,公共服務價格的漲幅被政府所控制,如果工業產品的價格繼續提升,由結構性通脹轉向全面通脹可能性在加大。
反通脹已成調控首要目標
面對國際國內的壓力,最近一段時間,政府高層多次明確強調了目前防范通脹是政府的首要目標。
4月16日的國務院常務工作會議就著重指出,國內經濟運行中最突出的矛盾是價格總水平仍處于高位。而央行行長周小川也在日前明確指出,中國的貨幣政策更加關心反通貨膨脹。
高盛(中國)的經濟學家梁紅和宋宇認為,鑒于通脹率居高不下、實體經濟活動的強勁增長勢頭,以及商業銀行放貸意愿和能力沒有減弱,政府會保持緊縮立場以穩定通脹預期。如果實體經濟活動或貨幣信貸增長強于預期,政府可能會推出進一步加息等新的調控措施。
相對于央行目前主要采取的抑制通脹的手段,魯政委建議說,財政政策應當為此設計一個激勵相容的、可持續性方案;否則,試圖單純通過控制漲價的模式進行價格調控,由于不利于未來供給的增加,因而在穩定通脹預期上將不具有可持續性。
當然,政府的限價調控措施對緩解CPI的增長已經見到了成效。因為4月PPI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的漲幅其實稍低于市場預期。
魯政委對此分析說,PPI低于預期的漲幅依然顯示上下游間的成本推動傳導效應非常有限,造成這種傳導效應弱于市場預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對成品油、電力價格的調控。他認為,價格調控雖然可能會在短期內扭曲市場價格,但卻有利于穩定價格上漲預期,為增加供給贏得時間。 (第一財經日報)
股市今日面臨CPI大考
繼4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下稱PPI,當月漲幅同比高達8.1%)創出3年新高之后,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下稱CPI)定于今日公布。從諸多機構對4月份的CPI預測值來看,均在8%以上,最高達8.5%,其比較普遍的觀點是,最終公布的CPI數據只要不超出市場預計范圍,對市場影響則較為有限。
根據中金公司、申銀萬國、國金證券、天相投資和國元證券五家機構的最新預測,4月份,CPI中值約為8.2%。3月份這一數值為8.3%。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樂觀指出,商務部全國食用農產品4月份的平均價格環比下降1.6%,據此估算,食品類CPI環比下降1.6%。中金預計4月份CPI上漲8%,略低于上月的8.3%。與中金公司一樣樂觀的還有天相投資。
但申銀萬國、國金證券等機構均認為4月CPI仍將高企。申銀萬國研究員李慧勇表示,盡管食品類的價格有所回落,但是原糧、成品糧、食用油卻在漲價,加上部分蔬菜水果價格的滯后效應,4月的CPI仍將高達8.3%,漲幅和上月持平。
給予4月CPI預測最高值的是高盛。高盛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在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中指出,4月份CPI可能反彈至8.5%。
雖然4月份CPI仍將維持高位運行,但以上機構普遍認為,從5月份起,CPI指數有望真正回落。
“5月份的CPI有望下降至8%以下。”哈繼銘指出。
李慧勇也持有同樣的觀點。在他看來,4月份的CPI值仍將維持高位,真正回落要到5月份。梁紅更是明確預計,“目前看來,5月份CPI漲幅大概在7.8%,6月份將在7%左右。”
牽動市場神經的,并非只有CPI。在過去的一周中,因為擔心更嚴厲的限制政策出臺,小非開始出現密集套現。
4月21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轉讓指導意見》。在隨后的4月22日至5月8日期間,共有21家上市公司發布了減持公告,減持股份數量合計13526.02萬股,11個交易日的日均減持股份數為1229.64萬股。而4月1日至4月21日期間,19家上市公司的減持股份數量合計9069.22萬股,14個交易日的日均減持股份數僅為647.80萬股。
在5月5日至5月8日的四個交易日,滬深兩市共有11家公司發布12次減持公告,減持股份數量合計7333.7萬股,日均減持股份數進一步上升至1833.43萬股,大小非減持行為明顯增多。
尤其是德豪潤達(002005)和華帝股份(002035),這兩家公司曾在4月份發布過減持公告,5月份則再度出現被減持的現象。
在宏達股份(600331)兩股東、冠福家用(002102)一股東以及開開實業(600272)股東中石化上海零售分公司出現違規減持后,監管層正在醞釀更嚴厲的處罰措施,并已對前兩起案件進行立案稽查。
也正因如此,西南證券研究員張剛斷言,對于一些已解禁的小非而言,由于擔心未來管理層可能會出臺更嚴格的限制減持的政策,擇機減持的意愿正在加強。
“小非套現意愿加強,的確會在短期內在供需平衡上給市場造成一定負面影響。”上海證券研究員蔡鈞毅指出。
在大小非套現以及即將公布的4月份CPI指數的雙重壓力下,本周A股市場何去何從?
據統計,從2007年1月至今CPI公布當日A股市場走勢來看,漲多跌少。
“只要最終公布的CPI數值尚在市場預計的范圍之內,且未呈現持續走高之勢,對市場即便有影響,也不會很大。”在蔡鈞毅眼中,4月份的CPI增幅將會是全年的“峰值”。
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也曾對媒體公開表示,通貨膨脹狀況今年第二季度有望得到緩解。他還預計,4月、5月也可能包括6月的CPI升幅都將會放緩。
“目前,管理層對市場的敏感度變得很高。在滬指3000點-3300點一線,(管理層)對市場的呵護程度可見一斑。”蔡鈞毅的判斷是基于對近期市場走勢的觀察與總結。
繼5月7日上證指數再度跌去154點后,有關證監會立案稽查、加大對違規大小非減持行為處罰力度,以及中國平安(601318)半年內不再提再融資等消息陸續傳出。
蔡鈞毅認為,本周尤其是前半周,市場將在對宏觀面的擔憂壓力和“暖風”政策的托持下尋找“平衡點”。
同樣,在德邦證券分析師古敬東看來,由于上周尤其是后半周的市場低迷已然提前消化了對CPI的擔憂,待CPI真正公布之時,對市場的沖擊力度將很有限。
古敬東依舊看好后市,“本周或將收復5月7日的大陰線。不過,收復之后,市場將有一次較大的調整,但震蕩向上局面不會改變。”
“總理在兩會中講到要把今年的物價控制在4.8%左右,我覺得很困難。現在物價處在如此高的位置,全年要4.8%,后幾個月要多少啊。”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昨日如此感嘆。
姚景源是在北京大學舉行的第四屆中國民營企業投資與發展論壇上發表上述觀點的。
姚景源指出,今年一季度CPI是8.0%,從結構上看,85%是食品價格造成的,“其中,輸入性膨脹帶來很大壓力……估計CPI的真正回落要從5月開始。”
姚景源表示,今年的經濟增長速度,決不會像去年11.9%那么高,會有所回落,但應該也不會太低,估計還是10%左右的速度。
姚景源建議,應該把防止價格上漲轉為明顯通脹,列為宏觀調控的首要目標。 (本文來源:東方早報趙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