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飛龍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浙"草根造船"熱調查 民營船廠掘金造船價值鏈
作者:admin 發布于:2015-12-28 4:29 Monday
活躍在浙江沿海的民營船廠中,既有“隨單而走”掙快錢的個體散戶,也有從其它行業轉入造船業、試圖大顯身手的知名民企。他們在高速增長的中國造船行業價值鏈上占據了不可忽視的位置
在國際船舶市場旺盛需求的刺激下,一直以來長于“輕薄短小”產品的浙江民營資本紛紛進入屬于重化工業的造船行業,在該省形成一股空前的“草根造船熱”。
白峰,寧波北侖區東南一隅的一個小鎮,離寧波港不到30分鐘船程。兩個多月前,這里誕生了迄今為止浙江省單船噸位最大、合同價最高的船舶訂單——6月9日,來自德國的康蒂公司簽下的這張訂單包括4艘7.5萬噸系列散貨船,合同金額約1.6億美元。
攬到這筆大單的是寧波本地一家民營造船企業——恒富船業集團。它的前身是當地一家鄉鎮企業,當年只是修一些小漁船,由于規模小,技術落后,船廠效益不佳。上世紀90年代中期,該公司介入中大型造船業,經過幾個階段的跳躍式發展,已經擁有兩大造船基地,大小船塢5座,其中7萬噸到10萬噸級3座,2萬噸級2座,雇傭員工2000多人。
而這樣的民營企業,用寧波市北侖區招商引資辦公室主任鄒寶林來說,在浙江造船行業還只能算得上是“中上規模”。
這些“草根”出身的造船主,雖然文化程度不高,有的甚至是外行出身,卻對國際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價格走勢分析得頭頭是道,對國際船運市場了如指掌,他們在中國造船業的高速發展中正起到推波助瀾的重要作用。
萬噸輪,尋常事
擁有全國最長海岸線的浙江省,同時也擁有最多的深水良港。隨著世界造船業呈現東移趨勢、我國修造大型船舶技術的日益成熟以及在勞動力價格上的優勢,各路資本正在往里扎堆。而民營資本以其靈敏的商業嗅覺正成為速度最快的先行者。
鶴浦,寧波第二大漁鎮、甬江入海口南邊的一個普通小島。9月11日,記者乘船來到此地,一眼望不到頭的壯觀景象讓人嘆為觀止——10多家民營造船廠擁擠在這片短短幾公里的海岸線上,正在建造中的各種貨輪有70多艘。一艘艘建造過半的,或剛造了個船胚的船體一個緊挨著一個,沿著江堤一字兒排列著。
“別看這里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小鎮,一年能造十幾艘萬噸海輪”,指著船塢中一座座高高聳立的龍門塔,鶴浦鎮一家船廠的工程師劉建秋非常自豪地告訴記者。
上世紀90年代初,寧波能建造的最大船舶只有200噸左右,如今建造三、五萬噸級以上輪船已不是稀奇事。據介紹,2005年7月,寧波象山振宇船廠為越南某船運商建造的遠洋散貨船下水,載重2.5萬噸,是當時寧波民營造船企業建造的最大船舶。但現在這一紀錄早已被打破,“寧波造船業是一天一個規模”,當地一個船廠老板說。
據悉,到目前為止,浙江民企所造的最大噸位船舶已經接近10萬噸。就在前幾年,在很多人印象中,造萬噸輪還是國有大廠的事兒,民營企業不敢奢望,但是近年來“草根”出身的浙江民營造船企業實力正日益壯大。
據了解,人口不到2萬的鶴浦島,目前已經整合了包括振宇、博大、東紅在內的幾家造船廠,建成了總面積30公頃的船舶工業基地。據來自寧波市發改委的統計,2006年一年,全市一共制造了萬噸以上噸位載重量的遠洋貨輪25艘,其中大部分用于出口。
從寧波沿海岸線再往南,在溫州一個叫七里港—黃華鎮港區的小鎮,短短三四年時間,竟然聚集了的40多家造船民企,硬是讓溫州的造船總噸位增長了近10倍,占全國總量的1/9。
目前,臺州、舟山、寧波和溫州已成為浙江省4大造船基地,這些地區至今活躍著眾多造船個體戶,他們中有的是國有船廠的原管理層,也有沒能力建造屬于自己船廠的散戶,“根本不需要注冊專業公司,一切都是臨時組成,等單子結束,大家就各自散去,來了生意再聚在一起”,寧波一位民營船廠的負責人說。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浙江省為數不少的造船企業,沒有船臺,沒有裝配平臺,沒有加工設備,憑著隨意變更的圖紙、憑借造500噸級船起家的技術人員,便開始造5000噸、乃至萬噸巨輪。
綜觀國際造船市場,由于勞動力價格高,土地、岸線資源緊張,造船成本居高不下,近年來,日本和韓國兩大造船強國已將其造船業重點逐步轉向LNG、大型集裝箱船、滾裝船、工程船等高附加值船舶,而將散貨船、油船等低附加值船型的生產轉移至中國。
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經貿室主任張新龍告訴記者,由于國際海事組織將從2010年使用新的船舶標準,大部分燃油艙單殼船將被淘汰,因此世界上很多船東都在抓緊2010年前的時間,購買符合標準的新船舶。由于上述因素的綜合作用,最近兩三年間,國際船舶市場快速走強。
在這種形勢下,我國國有骨干船企接單量普遍劇增,任務超負荷,這使得很多中小船東轉向地方船企訂船。
浙江省造船工程協會理事長夏阿國告訴記者,浙江目前有數以百計“草根”造船企業活躍在沿海的各大船塢,他們當中,相當一些是對造船業有所了解的商人,接到大量訂單后迅速通過各種渠道融資幾千萬元,在海邊搭建一個船臺,或者在正規的船廠租下一個船臺便開工建設。
鄒寶林透露,2006年浙江省有統計的造船噸位有80多萬噸。但據有關人士估計,僅寧波一地的實際造船噸位就可能接近這一數字。
民企大佬的身影
2007年9月12日上午,在浙江舟山市普陀區魯家峙島的一個造船碼頭,一個可以起吊300噸的巨大龍門吊橫躺在船臺后方,船身上到處閃爍著火花,工人們正進行最后的焊接。
這是一家民營造船廠建造的2750箱集裝箱船,兩個月后,將交付給德國一家名為NSC的航運公司。讓我們將“鏡頭”轉切到廠區的海岸邊上:在不到1000米的船臺上,一共聳立著3艘在建船舶,其中一艘為1萬噸的油輪,兩艘是2750箱、4.5萬噸集裝箱船——一種巴拿馬型號以下的主流船型,這是舟山市迄今為止建成交付的噸位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新型船舶。
這家船廠名為揚帆集團,具有55年建廠歷史,長期以來一直是浙江省船舶行業國有“龍頭”企業,現有總資產23億元。目前,揚帆集團年造船能力達35萬載重噸,2006年銷售收入為19億元。
一年前,揚帆集團老板易人——2006年8月,張志祥,這個擁有唐山建龍和寧波建龍兩家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公司的國內著名民營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大王收購了它。目前,揚帆集團一共有兩處造船基地,一個是在舟山市普陀區魯家峙島;另一個是建龍不銹鋼復合管護欄耗資13億元在舟山螞蟻島打造的造船基地,2006年12月開始建設,預計在2007年10份正式投產。
建龍不銹鋼復合管護欄收購揚帆集團時,張志祥曾承諾5年內使揚帆年銷售收入達到80億元,進入國內造船業前5強。而螞蟻島基地的年造船能力將達32萬載重噸,年創產值40億元。
螞蟻島位于舟山群島東南,距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港僅11海里,該島面積僅2平方公里余,岸線水深在15米以下,是現存不多的深水良港。
由于投資規模巨大,目前,揚帆集團螞蟻島造船基地如磁場般吸引著國內外船東的目光。新廠址上,4個10萬噸級的船臺、5萬平方米的生產用房、800米長的碼頭、巍然聳立的塔吊,使揚帆集團的基礎設施和造船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在以寧波建龍為旗艦的揚帆集團縱橫國內造船市場的同時,浙江一些起錨下水不久的造船業民企,也在豪氣逼人地駛向國際標準技術“航道”,試圖建造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
9月13日,記者乘船來到離舟山5公里的岱山縣走訪,火爆的造船場面讓人心動。
2006年12月,來自杭州的民營造船企業──金海灣船業有限公司在岱山注資15億元建造大型船塢和增設一系列設備,預計在今年底可竣工,該船塢可容納蘇伊士型船,經進一步擴充后還可建造巴拿馬型船。
目前,在浙江省430公里海岸線上,已經集聚了由民營企業投資的船舶制造廠數百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近80家,修造船能力躍升到全國第3。根據中國船舶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如果浙江能夠實現當前規劃,則到2010年,浙江造船產能將分別占全國的16.25%和世界的5.65%。
“進入造船業要比進入房地產業、礦產開發門檻低很多”,寧波某民營造船企業老板說。
近年來,一些成熟的溫州民營企業也開始看中造船業這塊蛋糕,跨行業涉足船舶制造。去年,培羅成集團與瑞典INEXAHOLHINGAB成立了一家名為伊納克賽內的船舶裝艙室公司。
這是中國民營企業第一次進軍船舶業的“高端”領域。培羅成此番進軍船舶裝飾行業,讓人充滿期待——船舶裝飾業尤其是高規格的艙內裝飾,在國內依然是個空白。
以服飾品牌深入人心的莊吉集團,如今也正式涉足造船業。其在浙南樂清磐石占地375畝、擁有1000多米海岸線的造船廠,正在火熱施工建設中。第一艘為希臘某公司制造的3700噸二類化學品船,已于2007年5月中旬點火開工,明年年初交貨。另一家跨行經營的是人民電器,去年底,它與英國“船王”格萊格公司合作,目前已承接2.5億美元的造船訂單。
浙江正成為爭奪造船訂單最多的一匹黑馬。據浙江省經貿委資料,目前,浙江船舶已出口至全球24個國家和地區。
草根船廠的“幸福時光”
隨著國際航運業的快速發展,類似的民營造船企業在浙江省越來越多,目前已發展到500余家,是兩年前的4倍,其中能造萬噸以上船舶的船業公司超過15家。口岸船舶出口數量也隨之激增,據杭州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共出口船舶115艘,價值7.16億美元。
“雖然這些船型的利潤率不如LNG船、石油平臺工程船等高附加值產品,但在目前國際市場行情下,利潤率也相當可觀”,電話那頭,奚永寬興奮地說。奚永寬是浙江宏冠船業集團董事長,同時還是浙江省臨海市船舶工業協會會長。
數年前,奚永寬做著房地產生意,跟著一幫溫州老鄉在國內炒房,那時候房地產行情看好,奚永寬由此掙得第一桶金。后來,房地產領域競爭激烈,而且國家實施了宏觀調控,奚永寬于是開始轉型,當時,他用做房地產賺來的第一桶金收購了當地一家瀕臨破產的小船廠。
“我當初選擇造船業,主要是看中它穩定的利潤回報”,奚永寬回憶說。他告訴記者,每艘船的利潤雖不是很高,但是造船的訂單都是大批量的,加起來總體利潤很大。當然造船業有門檻和風險,但每一個商人在商機面前都是冒險家。
目前,浙江宏冠船業集團已成為臺州當地造船業的標桿企業。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經持有17條船的訂單,包括8條3萬噸級的散貨船、8條1300個標箱的集裝箱船和1條3000噸級的油輪,其中前16條全是加拿大和德國用戶訂造的,總計近30萬載重噸,生產任務已經排到2010年之后,而且目前還在源源不斷地接受新訂單。
如今,浙江省數百公里長海岸線的造船廠星羅棋布,幾乎不留任何空隙。大量民營資本的爭相進入,極大帶動了浙江造船業的發展。據浙江省經貿委提供的數據,2006年,浙江造船總產值近百億元,而其帶動的相關產值也達到了600億元之多。其中,“草根造船”企業占很大比重。
浙江省大量民營資本進入造船行業,推動船舶出口猛增。在寧波,許多拿著歐元、美元訂單的民營船企老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不無得意地說:“你們看,訂單都排到2008年甚至2010年了,生意好得實在忙不過來啊!”
“訂單已經排到了3年以后,再往后的訂單沒有接,還是有些顧慮”,另一家來自臺州的造船民企——宏信船廠的董事長王宏軍說。今年4月,一位加拿大客商向宏信船廠訂購2艘集裝箱船,但由于該公司的訂單安排到了2010年,被婉言謝絕。
知情人透露,民企造船,成本掌握得好的話,利潤能達到20%。臺州造船協會會長、浙江欣順船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志興告訴記者,目前國際市場的造價,以油輪為例,一般在每噸(載重噸)1500美元左右,而在樂清,只要3500-4000元人民幣,價格差三四倍。對船東們來說,極有吸引力。
臺州楓葉船業公司總經理葉岳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一艘5000噸級的貨輪為例,建造周期在6個月左右,售價一般在1500萬至1800萬元之間,差不多能有200萬元的利潤。
目前,臺州楓葉船業公司總共有4個大型船臺,最大可造5萬噸級船舶,總投資近5億元。2006年2月動工建設的第一個船臺,建設期間就接到了訂單,當年6月建成后就投入了生產,現在雖然第3個船臺尚未建成,但前兩個船臺已經完成了1艘13500噸的成品油船,并即將完成另外2艘同型船。葉岳順透露,他手頭的訂單已經排到了2010年,按照8%至12%的利潤率計算,每年收益約為1.5億元左右,三四年左右即可收回全部投資。
充裕的民間資金、靈活的融資渠道和高漲的市場需求,2006年,浙江省全省民營船廠制造的各類船達400萬噸載重量,直逼上海、江蘇,不折不扣地成為中國第三大造船大省,
產能過熱的隱憂?
2006年12月,《浙江省船舶工業產業布局規劃》由浙江省政府批準發布實施,根據規劃,浙江將興建10大造船基地,總投資101億元。
盡管民資進入造船產業一直為浙江所力倡,但伴之而起的無序局面逐漸成為浙江省造船業的“心病”。據浙江省經貿委今年6月份完成的一項專題調研披露,“低小散”的現象在浙江省造船業大量滋長,出現無序、低水平重復建設等問題。
在浙江省經貿委的這份調研報告中,認為浙江“民企造船熱”中滋生的問題主要有二,一是投資低水平,二是生產技術落后。這是浙江在2006年底公布其龐大的“造船計劃”后,首次直陳“民企造船潮”中存在虛熱行為。浙江草根造船業在享受“幸福時光”的背后也面臨著風險。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張廣欽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全國各省市船舶工業發展規劃的造船能力已經大大超出了國家規劃目標,潛藏產能過剩的危機。“不久后,國內數百家造船廠基本上都會倒閉。一些地方的造船水平只有溫州上世紀80年代左右的水平,多是在灘涂上建造,基本沒有重型起吊設備”。
國泰君安的船業分析師張錦燦認為,浙江省許多中小造船廠雖然都在瘋狂擴大自己的船塢,建造新碼頭,提高自己的產能,但它們出品的多是一些技術含量低的小船,而大單子和大客戶仍然在中船、大連船舶重工等傳統企業手里。
“現在很多船廠的訂單都排到了2009年左右,而到時候會出現一個分水嶺。更新換代這一周期結束,將會出現產能過剩的隱憂”,張錦燦說。
由于近期國際船價已出現小幅下降,海運業在將來兩年將可能放緩增長。此外,在宏觀調控下,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價格將出現大幅波動,不斷增多的船廠與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廠家之間供給能力的平衡將被打破。自2006年以來,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價格就一直在不斷上漲,今年更是大漲。不銹鋼復合管護欄上漲對造船企業的利潤空間擠占十分嚴重。
“盡管浙江省的民營造船業正面對一個勢頭非常看好的市場,但在未來幾年內,我國造船企業產能過剩的風險將加大,他們的日子就沒有這么好過了”,浙江省船舶行業協會會長李仁鑫說。由于國內造船市場需求旺盛,浙江一些企業急于擴大生產能力,缺乏長遠發展規劃,這種生產方式的企業,不能適應現代造船工業的發展趨勢,不僅將沖擊正常的船舶生產秩序,且2-3年后必將被市場所淘汰。(來源:中國投資)
在國際船舶市場旺盛需求的刺激下,一直以來長于“輕薄短小”產品的浙江民營資本紛紛進入屬于重化工業的造船行業,在該省形成一股空前的“草根造船熱”。
白峰,寧波北侖區東南一隅的一個小鎮,離寧波港不到30分鐘船程。兩個多月前,這里誕生了迄今為止浙江省單船噸位最大、合同價最高的船舶訂單——6月9日,來自德國的康蒂公司簽下的這張訂單包括4艘7.5萬噸系列散貨船,合同金額約1.6億美元。
攬到這筆大單的是寧波本地一家民營造船企業——恒富船業集團。它的前身是當地一家鄉鎮企業,當年只是修一些小漁船,由于規模小,技術落后,船廠效益不佳。上世紀90年代中期,該公司介入中大型造船業,經過幾個階段的跳躍式發展,已經擁有兩大造船基地,大小船塢5座,其中7萬噸到10萬噸級3座,2萬噸級2座,雇傭員工2000多人。
而這樣的民營企業,用寧波市北侖區招商引資辦公室主任鄒寶林來說,在浙江造船行業還只能算得上是“中上規模”。
這些“草根”出身的造船主,雖然文化程度不高,有的甚至是外行出身,卻對國際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價格走勢分析得頭頭是道,對國際船運市場了如指掌,他們在中國造船業的高速發展中正起到推波助瀾的重要作用。
萬噸輪,尋常事
擁有全國最長海岸線的浙江省,同時也擁有最多的深水良港。隨著世界造船業呈現東移趨勢、我國修造大型船舶技術的日益成熟以及在勞動力價格上的優勢,各路資本正在往里扎堆。而民營資本以其靈敏的商業嗅覺正成為速度最快的先行者。
鶴浦,寧波第二大漁鎮、甬江入海口南邊的一個普通小島。9月11日,記者乘船來到此地,一眼望不到頭的壯觀景象讓人嘆為觀止——10多家民營造船廠擁擠在這片短短幾公里的海岸線上,正在建造中的各種貨輪有70多艘。一艘艘建造過半的,或剛造了個船胚的船體一個緊挨著一個,沿著江堤一字兒排列著。
“別看這里是一個偏僻的海島小鎮,一年能造十幾艘萬噸海輪”,指著船塢中一座座高高聳立的龍門塔,鶴浦鎮一家船廠的工程師劉建秋非常自豪地告訴記者。
上世紀90年代初,寧波能建造的最大船舶只有200噸左右,如今建造三、五萬噸級以上輪船已不是稀奇事。據介紹,2005年7月,寧波象山振宇船廠為越南某船運商建造的遠洋散貨船下水,載重2.5萬噸,是當時寧波民營造船企業建造的最大船舶。但現在這一紀錄早已被打破,“寧波造船業是一天一個規模”,當地一個船廠老板說。
據悉,到目前為止,浙江民企所造的最大噸位船舶已經接近10萬噸。就在前幾年,在很多人印象中,造萬噸輪還是國有大廠的事兒,民營企業不敢奢望,但是近年來“草根”出身的浙江民營造船企業實力正日益壯大。
據了解,人口不到2萬的鶴浦島,目前已經整合了包括振宇、博大、東紅在內的幾家造船廠,建成了總面積30公頃的船舶工業基地。據來自寧波市發改委的統計,2006年一年,全市一共制造了萬噸以上噸位載重量的遠洋貨輪25艘,其中大部分用于出口。
從寧波沿海岸線再往南,在溫州一個叫七里港—黃華鎮港區的小鎮,短短三四年時間,竟然聚集了的40多家造船民企,硬是讓溫州的造船總噸位增長了近10倍,占全國總量的1/9。
目前,臺州、舟山、寧波和溫州已成為浙江省4大造船基地,這些地區至今活躍著眾多造船個體戶,他們中有的是國有船廠的原管理層,也有沒能力建造屬于自己船廠的散戶,“根本不需要注冊專業公司,一切都是臨時組成,等單子結束,大家就各自散去,來了生意再聚在一起”,寧波一位民營船廠的負責人說。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浙江省為數不少的造船企業,沒有船臺,沒有裝配平臺,沒有加工設備,憑著隨意變更的圖紙、憑借造500噸級船起家的技術人員,便開始造5000噸、乃至萬噸巨輪。
綜觀國際造船市場,由于勞動力價格高,土地、岸線資源緊張,造船成本居高不下,近年來,日本和韓國兩大造船強國已將其造船業重點逐步轉向LNG、大型集裝箱船、滾裝船、工程船等高附加值船舶,而將散貨船、油船等低附加值船型的生產轉移至中國。
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經貿室主任張新龍告訴記者,由于國際海事組織將從2010年使用新的船舶標準,大部分燃油艙單殼船將被淘汰,因此世界上很多船東都在抓緊2010年前的時間,購買符合標準的新船舶。由于上述因素的綜合作用,最近兩三年間,國際船舶市場快速走強。
在這種形勢下,我國國有骨干船企接單量普遍劇增,任務超負荷,這使得很多中小船東轉向地方船企訂船。
浙江省造船工程協會理事長夏阿國告訴記者,浙江目前有數以百計“草根”造船企業活躍在沿海的各大船塢,他們當中,相當一些是對造船業有所了解的商人,接到大量訂單后迅速通過各種渠道融資幾千萬元,在海邊搭建一個船臺,或者在正規的船廠租下一個船臺便開工建設。
鄒寶林透露,2006年浙江省有統計的造船噸位有80多萬噸。但據有關人士估計,僅寧波一地的實際造船噸位就可能接近這一數字。
民企大佬的身影
2007年9月12日上午,在浙江舟山市普陀區魯家峙島的一個造船碼頭,一個可以起吊300噸的巨大龍門吊橫躺在船臺后方,船身上到處閃爍著火花,工人們正進行最后的焊接。
這是一家民營造船廠建造的2750箱集裝箱船,兩個月后,將交付給德國一家名為NSC的航運公司。讓我們將“鏡頭”轉切到廠區的海岸邊上:在不到1000米的船臺上,一共聳立著3艘在建船舶,其中一艘為1萬噸的油輪,兩艘是2750箱、4.5萬噸集裝箱船——一種巴拿馬型號以下的主流船型,這是舟山市迄今為止建成交付的噸位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新型船舶。
這家船廠名為揚帆集團,具有55年建廠歷史,長期以來一直是浙江省船舶行業國有“龍頭”企業,現有總資產23億元。目前,揚帆集團年造船能力達35萬載重噸,2006年銷售收入為19億元。
一年前,揚帆集團老板易人——2006年8月,張志祥,這個擁有唐山建龍和寧波建龍兩家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公司的國內著名民營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大王收購了它。目前,揚帆集團一共有兩處造船基地,一個是在舟山市普陀區魯家峙島;另一個是建龍不銹鋼復合管護欄耗資13億元在舟山螞蟻島打造的造船基地,2006年12月開始建設,預計在2007年10份正式投產。
建龍不銹鋼復合管護欄收購揚帆集團時,張志祥曾承諾5年內使揚帆年銷售收入達到80億元,進入國內造船業前5強。而螞蟻島基地的年造船能力將達32萬載重噸,年創產值40億元。
螞蟻島位于舟山群島東南,距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港僅11海里,該島面積僅2平方公里余,岸線水深在15米以下,是現存不多的深水良港。
由于投資規模巨大,目前,揚帆集團螞蟻島造船基地如磁場般吸引著國內外船東的目光。新廠址上,4個10萬噸級的船臺、5萬平方米的生產用房、800米長的碼頭、巍然聳立的塔吊,使揚帆集團的基礎設施和造船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在以寧波建龍為旗艦的揚帆集團縱橫國內造船市場的同時,浙江一些起錨下水不久的造船業民企,也在豪氣逼人地駛向國際標準技術“航道”,試圖建造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
9月13日,記者乘船來到離舟山5公里的岱山縣走訪,火爆的造船場面讓人心動。
2006年12月,來自杭州的民營造船企業──金海灣船業有限公司在岱山注資15億元建造大型船塢和增設一系列設備,預計在今年底可竣工,該船塢可容納蘇伊士型船,經進一步擴充后還可建造巴拿馬型船。
目前,在浙江省430公里海岸線上,已經集聚了由民營企業投資的船舶制造廠數百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近80家,修造船能力躍升到全國第3。根據中國船舶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如果浙江能夠實現當前規劃,則到2010年,浙江造船產能將分別占全國的16.25%和世界的5.65%。
“進入造船業要比進入房地產業、礦產開發門檻低很多”,寧波某民營造船企業老板說。
近年來,一些成熟的溫州民營企業也開始看中造船業這塊蛋糕,跨行業涉足船舶制造。去年,培羅成集團與瑞典INEXAHOLHINGAB成立了一家名為伊納克賽內的船舶裝艙室公司。
這是中國民營企業第一次進軍船舶業的“高端”領域。培羅成此番進軍船舶裝飾行業,讓人充滿期待——船舶裝飾業尤其是高規格的艙內裝飾,在國內依然是個空白。
以服飾品牌深入人心的莊吉集團,如今也正式涉足造船業。其在浙南樂清磐石占地375畝、擁有1000多米海岸線的造船廠,正在火熱施工建設中。第一艘為希臘某公司制造的3700噸二類化學品船,已于2007年5月中旬點火開工,明年年初交貨。另一家跨行經營的是人民電器,去年底,它與英國“船王”格萊格公司合作,目前已承接2.5億美元的造船訂單。
浙江正成為爭奪造船訂單最多的一匹黑馬。據浙江省經貿委資料,目前,浙江船舶已出口至全球24個國家和地區。
草根船廠的“幸福時光”
隨著國際航運業的快速發展,類似的民營造船企業在浙江省越來越多,目前已發展到500余家,是兩年前的4倍,其中能造萬噸以上船舶的船業公司超過15家。口岸船舶出口數量也隨之激增,據杭州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共出口船舶115艘,價值7.16億美元。
“雖然這些船型的利潤率不如LNG船、石油平臺工程船等高附加值產品,但在目前國際市場行情下,利潤率也相當可觀”,電話那頭,奚永寬興奮地說。奚永寬是浙江宏冠船業集團董事長,同時還是浙江省臨海市船舶工業協會會長。
數年前,奚永寬做著房地產生意,跟著一幫溫州老鄉在國內炒房,那時候房地產行情看好,奚永寬由此掙得第一桶金。后來,房地產領域競爭激烈,而且國家實施了宏觀調控,奚永寬于是開始轉型,當時,他用做房地產賺來的第一桶金收購了當地一家瀕臨破產的小船廠。
“我當初選擇造船業,主要是看中它穩定的利潤回報”,奚永寬回憶說。他告訴記者,每艘船的利潤雖不是很高,但是造船的訂單都是大批量的,加起來總體利潤很大。當然造船業有門檻和風險,但每一個商人在商機面前都是冒險家。
目前,浙江宏冠船業集團已成為臺州當地造船業的標桿企業。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經持有17條船的訂單,包括8條3萬噸級的散貨船、8條1300個標箱的集裝箱船和1條3000噸級的油輪,其中前16條全是加拿大和德國用戶訂造的,總計近30萬載重噸,生產任務已經排到2010年之后,而且目前還在源源不斷地接受新訂單。
如今,浙江省數百公里長海岸線的造船廠星羅棋布,幾乎不留任何空隙。大量民營資本的爭相進入,極大帶動了浙江造船業的發展。據浙江省經貿委提供的數據,2006年,浙江造船總產值近百億元,而其帶動的相關產值也達到了600億元之多。其中,“草根造船”企業占很大比重。
浙江省大量民營資本進入造船行業,推動船舶出口猛增。在寧波,許多拿著歐元、美元訂單的民營船企老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不無得意地說:“你們看,訂單都排到2008年甚至2010年了,生意好得實在忙不過來啊!”
“訂單已經排到了3年以后,再往后的訂單沒有接,還是有些顧慮”,另一家來自臺州的造船民企——宏信船廠的董事長王宏軍說。今年4月,一位加拿大客商向宏信船廠訂購2艘集裝箱船,但由于該公司的訂單安排到了2010年,被婉言謝絕。
知情人透露,民企造船,成本掌握得好的話,利潤能達到20%。臺州造船協會會長、浙江欣順船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志興告訴記者,目前國際市場的造價,以油輪為例,一般在每噸(載重噸)1500美元左右,而在樂清,只要3500-4000元人民幣,價格差三四倍。對船東們來說,極有吸引力。
臺州楓葉船業公司總經理葉岳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一艘5000噸級的貨輪為例,建造周期在6個月左右,售價一般在1500萬至1800萬元之間,差不多能有200萬元的利潤。
目前,臺州楓葉船業公司總共有4個大型船臺,最大可造5萬噸級船舶,總投資近5億元。2006年2月動工建設的第一個船臺,建設期間就接到了訂單,當年6月建成后就投入了生產,現在雖然第3個船臺尚未建成,但前兩個船臺已經完成了1艘13500噸的成品油船,并即將完成另外2艘同型船。葉岳順透露,他手頭的訂單已經排到了2010年,按照8%至12%的利潤率計算,每年收益約為1.5億元左右,三四年左右即可收回全部投資。
充裕的民間資金、靈活的融資渠道和高漲的市場需求,2006年,浙江省全省民營船廠制造的各類船達400萬噸載重量,直逼上海、江蘇,不折不扣地成為中國第三大造船大省,
產能過熱的隱憂?
2006年12月,《浙江省船舶工業產業布局規劃》由浙江省政府批準發布實施,根據規劃,浙江將興建10大造船基地,總投資101億元。
盡管民資進入造船產業一直為浙江所力倡,但伴之而起的無序局面逐漸成為浙江省造船業的“心病”。據浙江省經貿委今年6月份完成的一項專題調研披露,“低小散”的現象在浙江省造船業大量滋長,出現無序、低水平重復建設等問題。
在浙江省經貿委的這份調研報告中,認為浙江“民企造船熱”中滋生的問題主要有二,一是投資低水平,二是生產技術落后。這是浙江在2006年底公布其龐大的“造船計劃”后,首次直陳“民企造船潮”中存在虛熱行為。浙江草根造船業在享受“幸福時光”的背后也面臨著風險。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張廣欽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全國各省市船舶工業發展規劃的造船能力已經大大超出了國家規劃目標,潛藏產能過剩的危機。“不久后,國內數百家造船廠基本上都會倒閉。一些地方的造船水平只有溫州上世紀80年代左右的水平,多是在灘涂上建造,基本沒有重型起吊設備”。
國泰君安的船業分析師張錦燦認為,浙江省許多中小造船廠雖然都在瘋狂擴大自己的船塢,建造新碼頭,提高自己的產能,但它們出品的多是一些技術含量低的小船,而大單子和大客戶仍然在中船、大連船舶重工等傳統企業手里。
“現在很多船廠的訂單都排到了2009年左右,而到時候會出現一個分水嶺。更新換代這一周期結束,將會出現產能過剩的隱憂”,張錦燦說。
由于近期國際船價已出現小幅下降,海運業在將來兩年將可能放緩增長。此外,在宏觀調控下,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價格將出現大幅波動,不斷增多的船廠與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廠家之間供給能力的平衡將被打破。自2006年以來,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價格就一直在不斷上漲,今年更是大漲。不銹鋼復合管護欄上漲對造船企業的利潤空間擠占十分嚴重。
“盡管浙江省的民營造船業正面對一個勢頭非常看好的市場,但在未來幾年內,我國造船企業產能過剩的風險將加大,他們的日子就沒有這么好過了”,浙江省船舶行業協會會長李仁鑫說。由于國內造船市場需求旺盛,浙江一些企業急于擴大生產能力,缺乏長遠發展規劃,這種生產方式的企業,不能適應現代造船工業的發展趨勢,不僅將沖擊正常的船舶生產秩序,且2-3年后必將被市場所淘汰。(來源:中國投資)